衡阳寻根记略——添佑公24世、良才公8世裔孙王正池谨笔



去年以来,仪陇、巴中之义路、日兴分支族人正全力续修炭谱。而老谱载明我族祖籍在湖南衡阳。自乾隆43年(1779年)有衡阳王凌世(号鹏举)

公将学前房族谱亲送巴、仪之地,并帮助川族修制了第一本川版族谱之后,至今230余年间湘蜀同宗族人联络中断。今新修族谱之筹委、编委认为,时逢盛世,交通便捷,新续族谱时若再不与祖籍族人联宗,不仅是今人失责,而且将给后人留下更多不便。为弥补过去之不足,到衡阳寻根访祖十分心要,若能如愿,则上不负于先祖,下不留遗憾给来者。于是在寻访巴蜀族众之后,由筹委王映铺、王映禄昆仲主导,金城小学王斌和笔者参与,共四人组成寻根团队奔赴衡阳。初定方法,一是民间询访,二是求助官方。其结果如何,全凭运气了。

笔者于7月15日从巴中到仪日兴镇集中,16日四人乘车经马鞍,一路颠簸到达州,17日从达州乘硬坐火车入万州,过宜昌,经湖南长沙、株州等地,于18日下午抵衡阳。在衡阳,先拜访了衡南(老谱记载清泉县)栗江镇玉溪村之王家祠堂,非我班派。再访近尾州镇满平村王家,结果也非我宗派。又闻西渡王姓较多,急租车辗转再访。在西渡(今衡阳县)车站得知七亩町、龙头桥、长乐等地名今日犹存,使访者满怀希望,信心倍增,于是急雇车前往。七亩町村在库宗镇,访之王姓甚少,且多外出难寻。7月20日,是祖宗显灵、给人惊喜的日子。先求当地官方查询,两度到镇派出所,一路到镇政府,得他们热情相助。党委、政府办干部王汉荣在网上查遍省内外,又查衡阳网,无我等班谱。派出所虽因逢场群众办事者多,却也挤时专门查寻镇内王姓人名及班派,结果未如愿。看看前山无路,却又柳暗花明。派出所一刘姓警察带王斌找到在街出租摩托的、新华村上元组人王玉民,告知系添佑公后裔。又托王玉民找到曾任新华村党支书并参与主持编修五修谱(该宗派第五次修谱)的元岭组王际协老人(75岁)送来族谱上街,印证了与我们是同宗同族。虽班辈字序六代以后与川谱不合,但使人惊喜的同是添佑公后裔,且同属学前房。

7月20日下午,在王际协老人和王玉民的带领下,租车到衡阳师范学院拜会了五修谱作者王际寿老人(74岁)。此公曾先后在衡阳师院、长沙第三师院任教,曾任老衡阳县教育局长,学识满腹,修养很深。去时受到他夫妇热情接待,并就老川谱与湘谱班辈及双访歧议进行了坦诚交流。我们留了一本川版老谱(道光抄本影印)给际寿翁,供同族人研讨。我们也复印了衡阳王家五修谱之前三卷(共十卷)带回四川。其间留下了双方有关人员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以便将来联系。当晚,际寿翁举行晚宴,全家参与接待,杯能交错,其乐融融,使我们确有一种回归祖地、认知族人的快乐和回归感。用时不长,就意外访到了祖籍庆亲,确属万幸。总算可以向族众有个交待,总算了却谱诺人的一番心愿。

第二天,我们踏上了返川之路,因遇大雨、洪水而阻滞,25日方返仪院。

寻根期间亦甚艰辛,三餐无定时,睡眠无保障,住的下等房,天天跑路忙,疲劳之感人人皆有。风景名胜无暇游观,称量天地的南岳衡山在其境而放弃攀览,一代宗师王阳明之故里在其城也未曾观瞻。为何?首为省钱,次为省时。然而寻根之旅的重大收获却鼓舞我们兴奋不已。映铺年过七旬,愚六十有三,映禄也过花甲,只有王斌天命进二,银转四省市,行程五千里,奔波流汗,无人叫难。此次寻根问祖,主要收获有四:一是找到了祖籍的人,这是最大的收获。虽族亲不多,却是川族最老之血亲。二是印证了祖籍地,特别是乾隆川版谱序等所指地名,多数得到确证。诸如:(1)西乡,即今西渡,现新设衡阳县址;(2)清泉县,即今衡南县,县址云集镇;(3)七亩町,即今衡阳县库宗桥镇之七亩村(当地人又叫七亩冲,将“町”字读作“店”);(4)龙头桥,在今演陵镇所辖原坊工乡之陇头村;(5)西乡长乐,在今分为关市镇和并头江镇(此镇又叫长乐),等。三是得到了川谱未载的先祖史料,为研究家族史将有可贵助益。四是为川湘两地族人沟通,为后来加强联系奠定了人事、地理基础。

有了上述收获,确认了本族人川润同根,总算不虚此行,虽无大功,也有劳绩。记之于此,笔者兴来,冒味吟咏二首以作结。

(一)衡阳寻根欣吟

闻说祖先迎雁乡,归心梦里到衡阳。

夜来西渡潇湘雨,云集遥思楚地霜。

辗转寻根欣在此,探徊证实喜欲狂。

佑公战绩今传颂,瓜腿绵绵满蜀湘。

(注:“西渡”、“云集”系地名,此作双解;“楚地霜”句追忆祖先艰难岁月。)

(二)衡阳往返随吟

族谱新修几代忙,蜀川走遍又楚湘。

寻根往返五千里,访旧探徊百二庄。

同宗喜见香火旺,犹存歧议意兴茫。

  谱成告慰先祖庙,湘蜀裔孙代代强。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