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启祖墓碑落成信函(一)
杨国题贺函
杨氏家族全体成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姆"。
正值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浩祖的墓碑落成了,家族云集,举行隆重的揭碑仪式,缅怀浩祖懿德,此乃全族盛事可喜可贺!浩祖第六代孙国题远在天涯海角,因私事累连不能前往为祖茔添一杯黄土,加一块慕石,孙万分愧疚,祈浩祖恕罪,望族人谅解。
我只能在南海之滨叩首祭奠,容当明年返乡拜谒祖墓。
浩祖墓碑、坟茔的重建,标志着杨氏家族勿忘祖德祖训,勿忘本源,孝敬有加,标志着杨氏家族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墓碑凝聚着杨氏十代子孙数百人众缅怀先祖的孝心,凝聚着十代子孙团结奋进的决心,凝聚着十代子孙弘扬先祖懿德,改变家乡面貌,迅速脱贫致富的信心。墓碑将成为一面号令杨氏子孙的旗帜,全族儿女集合在这面旗帜之下,在新世纪建功立业,将诚实、守信、文明、礼让的家风发扬光大,让其代代相传与石碑共存。
此次墓碑坟茔的重建,全体族人弹精竭虑,出资出力,方有今日之规模。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洪业杨继诚父子出资四千元人民币,堪为本族楷模、祖宗的孝子贤孙。散居外县外省的杨氏子孙亦能尽心竭力,出资谋划,愿为墓碑这面旗帜增光添彩。尤其是具体操办的洪远、洪月、洪全、开举等人费尽心思、劳累奔波,当我们缅怀先祖之时切不可忘记做具体工作的族人,这种无私、团结、勤劳的品质应代代相传,与石碑共存。
切盼杨氏子孙后代将浩祖墓碑立于心上,将《弘农堂杨氏族谱》铭刻心中,为中华民族争光,为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的一支根系-杨氏家族增辉!
浩祖安息!
撰一联作为此信的结尾:
志承祖训清白传家,
浩存站德耕读为本。
顺颂
全体族人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2002年中秋 于海口
贺启祖墓碑落成信函(二)
杨洪益、杨洪业、杨继诚贺函
开举并转筹备小组的族胞们: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欣悉始祖志浩公嘉碑揭幕仪式,将于王午年中秋日(公元2002年9月21日)在叶家台隆重举行,我们弟兄和子侄远在异国他乡,不能亲临故里,和全族老少胞属一道,共庆盛典,深为憾事。特致函祝贺!
始祖志浩公在清乾隆年间,自荆州辗转跋涉,落户三岔,200多年中(清乾隆在位长达60年,自公元1736年一1795年,可惜无法考查出具体定居年份),已历十世代).
繁衍子孙计1000余人,祖辈们勤奋的开拓与耕耘,为三岔的社会建设发展、繁荣,作出一定的贡献,我们感到自豪和引以为荣。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向付出辛劳的筹备组的叔叔、兄弟和子侄们,致以谢意,是你们组织和发动全族胞属,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事,一件大大的好事。一是使志浩公在天之灵(假如真正存在的话),得到安寝,为后辈子孙们尽了孝道,让大家都感到心安;其次是你们编印的“族谱”,它将对杨氏后代起到亲和和凝聚作用。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当时社会风气影响,辈派不分,长幼失序,自家人都不认识自家人,
“族谱”为派序正了名,重述了规范,为杨氏子孙今后沿我中华文明、礼仪之邦前进,将会起到良好作用。
族人们:随着廿一世纪的到来,喜事连连,我们的国家参加了国际贸易组织,将和国际接轨;2008年世界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政策已深入人心。在这大好形势下,希望大家发扬祖辈们勤劳进取精神,在各自不同工作岗位,奋发图强,为家族争光,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此致敬礼
2002年9月9日王午八月初三 于武汉、美国洛杉矶
贺启祖墓碑落成信函(三)
杨开信贺函
杨氏家族诸位长幼们:
欣闻今天,我们为先祖浩公重新立碑以示纪念,特别高兴。因路遥远,琐事在身,不能前来悼念,特来信致以祝贺!
几百年来,杨氏家族在三岔地区繁衍生息,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一代又一代发展下来,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的。
我们今天纪念先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先祖的勤劳勇敢精神,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其他姓氏的兄弟姐妹们一道,为改变山区的穷困面貌,为尽快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