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窑头《秦氏家谱》后记



浚县窑头《秦氏家谱》后记

我们《秦氏家谱》历经三载之艰辛,终于大功告成了,值得庆幸。从2015年春节始,我们经过考证清道光二十四年《秦氏家谱》、1955年《秦氏家谱》、1995年整理家谱时的资料、“秦氏始祖茔碑文”、《乡饮宾秦少川墓表》、《武德将军秦蔚章墓表》、《承务郎秦浩然墓表》、清康熙十八年《浚县志》、清嘉庆陆年《浚县志》、清光绪十二年《浚县志》、1985年版《浚县志》等资料,终于修成了我们2018年版《秦氏家谱》,本次家谱做到了同清道光二十四年家谱一脉相承,同各版《浚县志》和窑头保存的碑文一致,值得庆贺!

清道光二十四年《秦氏家谱》目前已成孤本(存于十八世俊岭处),并且前面六、七页已残缺不全,提纲挈领的序言部分已不得还原。令人遗憾!从残缺卷曲的序言部分我们发现了首创家谱、二次修谱、三次修谱、四次修谱的年代和主事人也算是憾中之幸!

1955年《秦氏家谱》(以下简称五五年谱)是在未取得清道光二十四年《秦氏家谱》(以下简称清道光谱)及以前家谱的情况下修编的。1955年国家经历了近110年战乱刚刚安定,人民生活极其贫困,村里也没有文化人,我们的前人十五世继孔、继武、发田、发禹,十六世金良、金秀、金佩、金池、金榜、金花、金祥、金铎,十八世秦仁,十九世祥顺、祥瑞共同发起修谱。稿请人拟、写请人写、笔请人代……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修家谱、抢救家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家族史料。在此表示敬意和感谢。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当时在和滑县第二寨村宗亲结合后,在以村东头“始祖茔碑文”:“九世武生又信率阖族人仝立”。以秦又信为九世的情况下,并未完全查清坟地碑文《乡饮宾秦少川墓表》、《武德将军秦蔚章墓表》、《承务郎秦浩然墓表》,仅凭村里老人的传说和回忆续成家谱。后来找到清道光二十四年《秦氏家谱》,发现错误很多,尤其是约1880年前的一些人、人名和世系都是错误的。如:秦尚礼(少川)是六世人,其墓表上写道:“其先山西洪洞人,有明迁民始抵浚,鼻祖生仲良,仲良举三丈夫,子季曰安,安举四丈夫,子幼曰臻,臻举六丈夫,子五曰暹,暹举三丈夫,子动为仲,动举四丈夫,尚礼为仲”。这里若以仲良为一世,则秦尚礼为六世“仲良→安(英、凤、安)→臻(资、润、义、臻)→暹(昺、昇、鼎、昂、暹、昊)→动(坊、动、臣)→尚礼(尚玺、尚礼、尚信、尚智),而五五年谱定尚礼为十二世。九世秦又信按清道光二十四年《秦氏家谱》为尚礼三孙子秦体元的儿子(尚礼→蔚章→体元→又信),即秦又信是秦少川的重孙,而五五年谱上“又信→九经→承周→尚礼” 秦少川却成了秦又信的重孙。五五年谱在1880年以前的错误太多,在此不在一一列举。世系方面,以“继”字派为例,在清谱上为十五世,而在五五年谱上却成了十七世。清道光以前的人名和世系,除了秦又信外其余几乎都不正确。因此我们本次沿用清道光谱资料和世系,仅对1955年前后的人采用五五年谱的资料。后又加上1995年续谱未成的资料,所以本次修谱资料详实准确。为了做到详实准确,我和广阳又分别整理资料编成世系图,然后再到一起核对。最后又让建刚出CAD电子版的世系图、大世系图。

本人1974年出生,在我10岁那年腊月,我家来了好多人,还在我家新房子里住了两天,说是滑县第二寨一家子来续家谱的。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就有了家谱的概念。虽然当年我并没有见过家谱,且在2013年以前我也未见过家谱,但我知道我们和滑县第二寨的是一家。后来我出外上初中、高中、大学,每逢回家过春节,我总会问起家谱的事儿。父亲总是说咱们村有文化的人太少,以前的家谱那儿都照不上那儿,还相互矛盾,不好续修,没头绪。后来参加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事儿越来越多了,回家过年问父亲的也少了。可在2013年初夏,父亲突然脑梗了,不会说话了,世事无常,蓦然回首感到村里我熟悉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很有必要用文字来记录一下家族的人和事了,于是我到省图书馆、省史志办,又通过在县直机关上班的同学找明清以来各个年代的《浚县志》;回老家找家谱、上坟头抄碑文墓表,到中州古籍出版社找朋友,终于找到从清康熙年间到现在五个版本的《浚县志》和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家谱编修实用大全》。在村里也得到了存明哥、存献哥和治田的大力支持,并很快找到了清道光谱、五五年谱和1955年的整理资料,于是从2016年春节起修谱便提上了正式日程,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在我整理家谱资料时,我终于理解了父亲说的话的意思了:就是五五年家谱和清道光家谱人名世系照不上、和村里坟头的墓碑、墓志照不上,窑头家谱和第二寨家谱照不上。修好本次家谱不但是对祖德的传承,也是解开父亲的困扰,也算是对父亲的敬意吧!父亲在会说话时经常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有文化的人要做有文化的事,有文化的人要礼让没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要……

据祖上说我们窑头秦氏和滑县第二寨秦氏是亲兄弟,另据五五年谱序言记载是亲兄弟四人,两人居窑头、两人居第二寨。但在找到清道光二十四年家谱后,详查家谱,未发现有关于窑头和第二寨关系的表述。鉴于清道光谱和《浚县志》、老家坟地的碑文墓表都完全吻合,所以我们就以清道光谱为基准。关于我窑头和第二寨的关系在此未做表述和引用。但既然祖上传下来说是一家,应该不会空穴来风,肯定是一家!希望两个家族能像以前一样继续来往,把两村交流的习惯延续下去。

据史料考证,明初迁民是政府强制的,且亲兄弟不可迁往一处,必须分开。可推断我窑头迁民始祖和第二寨的迁民始祖可能是亲兄弟被强制分往两地,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二人在世时并未联系上,是他们的后人慢慢才联系上的。有关两村宗亲家谱确切的资料有待后人努力考究补正。

另外通过本次修谱的多次梳理,发现我清道光谱上有迁居外地的族人,经过大家的努力联络核实,现做统计如下:

迁往浚县境内其它地方的:

1.迁往南井固的秦希安(十世)及两个儿子秦德泉、秦德水(十一世)已核实无后人。

2.迁往大赵庄的秦尔奉(十四世)已核实无后人。

3.迁往南井固的秦尔隆(十四世)已核实无后人。

4.迁往牛庄的秦国有(十四世)已核实无后人。  

5.迁往宜沟驿(现汤阴县宜沟镇)的秦源(十二世)的后人已联系并续上。

6.迁往宜沟驿(现汤阴县宜沟镇)的秦潞(十二世)的后人已联系并续上。

7.迁往郭村的秦尔新、尔著(十四世)的后人已联系并续上。

8.迁往县城的秦尔科(十四世)及其儿子继善,孙子金炳的后人未联系上。

迁往浚县以外的:

1.迁到滑县耿家园秦大勋(十世)及两个儿子秦德昭、秦德明(十一世)的后人2018年8月才联系上,他们的后人现居在道口镇北关村。他们的后人秦自军、秦瑞刚已开始整理他们那个支系的家谱(世系表),很遗憾没能赶上我们这次修谱成册,有待下次修谱再续。

2.迁往襄城的秦希文、希武、希鲍(十世)亲弟兄三人的后人未联系上。

3.迁往淇县的秦景辉(九世)及其两个儿子大炎妮、二炎妮(十世)的后人未联系上。

4.迁往河南豫州的秦三表(八世)之子景□(失名)(九世)的后人未联系上。

5.迁往南诏县的秦德备、德修(十一世)亲弟兄二人的后人也未联系上。

6.迁往睢州的秦继志(十五世)的后人也未联系上。

以上未联系上的族人,愿今后能继续寻找,争取在下次续修家谱时有所突破。

另据清道光谱记载,1844年修谱时十三世的秦永泉(当时已婚无子女)、秦永䘵、秦永安、秦永福当时还都在窑头居住,并未搬到圈里村。应该是清道光二十四年以后才迁居圈里村的。

据1985年版《浚县志》第18页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浚州人口不满五千,改浚州为浚县;洪武八年(1375年)首次迁太原、平阳、洪洞、蒲、绛等地民众来浚。之后,洪武二十一年、洪武二十五年和永乐三年(1405年)又三次向浚县迁民。我们窑头秦氏就是那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浚县的,这个在《浚县志》和《乡饮宾秦少川墓表》上均有记载。

本次修谱,喜逢盛世,全家族人又鼎力支持,我们不但修续好了家谱,还利用剩余资金建起了占地900多平方米的“窑头秦氏文化广场”(含三间主房)。由于本届理事会成员能力有限、德行不足,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并未完全同时具备,我们未能建起“秦氏祠堂”,望我族今后能人才辈出、孝亲敬祖,早日建成我们的“秦氏祠堂”。

                               十七世孙 存芳 沐手敬记

                                  二〇一八年初秋

本届家谱编修理事会成员名单

名誉理事长:秦金胜、秦 璨、秦文秀。

理 事 长:秦存明、秦存芳、秦立山。

副 理 事 长:秦存献、秦治田、秦贵文、

       秦 飞、秦贵杰、秦合田。

理   事:秦子彦、秦子云、秦红杰、

       秦庆军、秦 春、秦庆国、

       秦长庆、秦俊岭、秦广阳、

       秦国亮、秦庆和、秦志忠、

       秦好学、秦国义、秦建刚、

       秦新芳、秦建平、秦建军、

       秦建宾、秦香平、秦锋伟、

       秦长庆、秦春才、秦新华、

       秦祥虎、秦运海。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