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明代《民勤魏氏宗谱》一脉相承的《魏氏宗谱》序言(两则)



序言一

民勤魏氏,来自江南。“始祖讳正九先世,江南直隶扬州府泰州白驹厂人也。于明帝永乐五年,以百户武职,迁徙河西",至今已613年了。

我们的家谱,历史悠久。代代传承,定期续修。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谱时间是在1986年,距上次修谱时间,已经52年。当时的年长者光文大哥、我,还有岁数大的几位昭字辈的家人,组织了这次修谱活动,光文大哥还写了序言。时任民勤县政协主席、原任县长魏育琳参加了修谱活动,也写了序言。光文大哥领着我们,对家谱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任何人私自翻阅。

由我接手家谱后,改革开放了,人们的日子也富裕了、思想也解放了。这样,内蒙古、新疆,以及金昌、新河、中卫等地的家人们都来寻根问祖、翻阅家谱,并提出了建立分谱的要求。我的想法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好多地方没有条件,专门过来参加民勤组织的修谱活动。现在建立分谱,把分散在各地的家人们组织起来,把个人信息登记清楚,有利于防止出现辈份混乱,也有利于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对于各地建立分谱,我是积极支持的,也同意翻阅家谱、查找各地所需的资料。

2014年以来,内蒙古的兰广,育林,天保等,组织对家谱进行了翻拍扫描,开始建立电子版家谱。育林还编写出版了《魏氏文集》,为我们的家人了解家谱情况,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方便。

2019年清明节,育林带着魏巍、闰鸿,天保,还有民勤的育发,向我面谈了家谱编修进展情况。他们谈到,已经与各地家谱主编或支系负责人形成了共识,修谱合谱同时进行,组织编修一部新版《魏氏宗谱》。我听了很高兴,同意了他们的做法,也同意了由我担任编修委主任的建议。当时我对育林讲:“对于合谱,我没有意见,弄对弄错,我都同意了。目前文字辈的已经不多了,我支持你,同意你去做,你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文化。对的,我给你说掉;错的,我也给你说掉。不管是哪里的,你一定要统一上来,我也有这么一个意愿,希望你能帮助我实现。记得我在队上工作时,曾在县档案局工作的一位本家,向我提出,我们的家谱应该存档。可是,存档需要有人来做,修谱需要资金、需要人才啊!现在,这个事情你去做,做好了都保存起来"。

近日,育林转来了家谱材料,并请育发当面向我汇报。我看了这些材料,也听了育发的介绍,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件事情终于做成了。现在好了,修谱合谱和存档的愿望都能实现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分谱太多了,应该统起来了。老先人留给我们的家谱,1986年的时候,保存完整。现在翻来翻去,合页变成单页了。我们是魏家的后人,老先人留下的东西应该保护好。旧的存个旧的,新的存个新的,如把家谱损坏了,就违背了先人的意愿。新的家谱修好了,能够在中华家谱馆、地方档案馆存档,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家谱是先人留下来的。对于后人来讲,我们也要做先人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家谱遗产,我们给后人留下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做好的一件事情。早在道光八年续谱时,十三世祖魏璨老太爷,就为我们确定了“大文昭广育,鸿治保隆居。永锡周公政,高昌学校书”的起名字辈。保证了我们的家人,无论走到哪里,世次不乱,辈分清楚。只要大家说起名字,就知道是一家人,就知道是哪一个辈分。后来由于发生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我们的一部分家人被迫外迁,有些还失去了联系。通过这次修谱,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我们的家人们走动起来就更方便了。把十几个分谱和我们的家谱合在一起,也算我们完成了一件家族大事,对我们的先人和后人,做一个历史交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人书写的。我们的家谱,也要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一代接着一代的续修。我们是藏谱之家,希望我们的家人们,守家规、遵家训,树家风、铸家魂,子孙贤德、人才辈出,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魏仁文

2020年8月1日

序言二

民勤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编修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历时六年,圆满完成了这部《魏氏宗谱》的编撰任务。欣逢刊印之际,我谨代表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编修委员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热心参与并付出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的编委会成员、全体宗亲,表示诚挚的敬意!

这部家谱的编修情况,我是比较熟悉的。早在2018年,我到内蒙古走访调研时,育林宗亲就向我介绍了《民勤魏氏宗谱编修方案》和进展情况,也有幸先睹了已经编修完成的部分内容。此后,结合中华魏氏以及民勤魏氏修谱联谱会议精神,随着调研座谈的不断深入、家谱资料的日益丰富,加之参与人数的逐渐增多和修谱联谱范围的迅速扩大,《编修方案》和修谱联谱内容也在随之调整、补充和日臻完善。

六载寒暑、数易其稿,举家族之力、行万里之路,完成一部60多万字,1000多页面,由修谱联谱卷、文史卷、人物卷构成的《魏氏宗谱》,实属不易。可谓工程浩大,意义深远。其志可嘉、其情可感,由感而写、以当共勉!

通过细研该谱,感受到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一是连贯性。这部《魏氏宗谱》,与现珍藏于民勤王谋村的明代家谱《民勤魏氏宗谱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族人要求,充分运用家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与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实现了有序对接。比如,世系也称世系图、世系表、世系记等,是家谱的主体和核心,是寻根问祖的根本依据,就像一条红线把家族的子子孙孙联结起来,绵延数十代,数百代,上千代。在这方面,该谱穿越三个时段:一是魏姓祖源概述:远祖周文王姬昌、上古祖先轩辕黄帝(上溯5000年);开基得姓始祖为毕公高后裔毕万(距今2700多年)。二是魏氏公共世系、联谱断代期公共参照世次:从得姓始祖毕万(公元前710年)-联谱69世(1420年);三是始迁祖正九公-现在(613年),上下五千年,融会贯通。灵活而又具体地应用了明代之前,文化联谱;明代之后,血缘续谱的基本精神。

二是完整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以屯星、戍边等为目的的民族大迁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不仅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各地,也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各地生根发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历次迁徙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勤魏氏,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同样也在历次迁徒中,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壮大。迁徙各地的族人们,为了传承民勤魏氏的历史和文化,先后编修了10部魏氏家谱。从《民勤魏氏宗谱》的延续上看,应该称之为《民勤魏氏宗谱》旗下的十个《支谱》。这次育林宗亲带着修谱联谱小组,行万里路、访百家亲,上下沟通、多方联系,与编修《支谱》的十位主编或所在支系形成共识,将十个《支谱》统一汇编、融为一体,并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增补完善,形成现在这部《魏氏宗谱》。与此同时,还将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编修委员会历次会议的文件资料、联谱报送材料等全部编入这部《魏氏宗谱》(文史卷)。这在各地,尚属首次。当然,育林宗亲作为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编修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会议的有关文件和材料,大都是由他起草或组织完成的,他所掌握的情况是比较全面和具体的。尽管如此,这部《魏氏宗谱》收集的历次会议的文件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仍然让我欣喜并为之感动!

三是创新性。2018年4月20日,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编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简称中华魏氏"4.20北京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堉荟沅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在魏氏家族的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中华魏氏修谱联谱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以及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魏氏家族以及各界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为了推进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我专程拜访了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杨再春老先生。杨老先生听了我关于修谱联谱的情况汇报后,非常高兴!并在现场欣然命笔题写了“魏氏宗谱”,让我感佩之至。杨老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中央电视台书法系列讲座主讲,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中华慈善美术家”,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享受者。老先生的书法作品,已经成为中央领导人文化交流的专用作品。我能够和老先生成为忘年之交,深感无比荣幸!为此,曾多次邀请杨老先生参加中华魏氏修谱联谱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在这部《魏氏宗谱》付印之际,育林宗亲和我商量,就用杨老先生题写的“魏氏宗谱”,我全力支持。这在各地,同样尚属首次!对于杨老先生给予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由衷的感谢并致崇高的敬意!用杨老先生题写的“魏氏宗谱”作为谱名,这也是未来魏氏家族史上一段浓墨重彩的史记,后代子孙一定会为之骄傲!对此,在家族修谱联谱群中,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育林宗亲不为所惑、初心不改,从中也看出了他做事的果敢性和创新性。

通过阅读该谱《人物卷》:

第一章:历史人物,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集中了解了魏氏历代名贤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所做的卓越贡献。也让我们对魏氏的先贤们产生无比的敬仰!作为魏氏后人,我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

第二章:现代人物,写的是平常人,说的是家族事。然而,平凡孕育着伟大,奉献酝酿着崇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从一个家族的层面上,理解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家和万事兴”的向往…这就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接着往下看,让我们对“现代人物”部分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这是一条增强团结、增进了解,凝聚人心、深化亲情的纽带;是一幅沟通各方关系、建立纵横感情的联络图;是适应和加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人文资源库。这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本卷所收人物的基本情况,而且还看到了所收人物背后的人文关.其中贯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追寻着“文化联谱、经济联营、家族连心”的远大目标。

该谱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将女性全名入谱。同时,在编修委成员、编修委副主任中,女性家人位列其中,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纵观全谱,不仅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这方面具有鲜明特点的人和事,全面加以梳理记载。为贤者歌功颂德,让家人学有榜样。传承家族文化,倡导时代新风。同时,还注重在文字、结构方面深钻细研、精雕细刻。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结构严谨,体例完善,文约事丰,语言流畅,不愧为一部记人、齐家、教化、存史的精品佳作。

愿民勤魏氏朝朝英贤铭史册,代代裔孙谱华章!

祝中华魏氏一家亲,共圆修谱联谱梦!

谨此为序。

魏文友

2020年7月15日

(作者系中华魏氏修谱联谱工作编修委员会主任、中华魏氏大数据中心董事长)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