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景县贾村《刘氏族谱》后记




河北省景县贾村《刘氏族谱》后记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

贾村刘氏自始祖仲融公迁居以来三百多年未曾修谱,除了让人汗颜,还让人冷汗湿背。幸好有景县窑上村远祖没有忘记贾村一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纯佑重续谱时仍记载着贾村五世祖先的名讳,父亲鸿波凭记忆和墓茔分布情况推测使贾村刘氏得以延续下来,但仍有六、七两世祖先生卒名讳不详,甚是遗憾。其实不要多长时间,再有一代人故去,旁人无法记取,这条线就断了,前后算来,传续了三百年的刘氏家族就与前代脱节!刘氏先人将成为孤魂野鬼,后人将如无根浮萍飘零于世,让人黯然神伤。倘我辈卸下肩头大任而不为,再下一代人,整个贾村刘氏族裔,便实在无从理清后辈与先辈的关系,贾村刘氏后辈不识先人,成千古遗恨,为他族讪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贾村刘氏修谱的大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们的肩头,实在无可逃遁。

于是我跟父亲说到修谱的事,父亲打开一个书箱,拿出亲手写的几册墨宝给我看,原来是父亲退休后一直在收集整理的家族资料。我惊叹不已!今天有这样的成就,要归功于父亲的孜孜不辍。于是我们商讨着重修族谱。我又在父亲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搜罗遗墨,找寻文献,一心一意地编辑修纂,潜心校对注释;排列长幼,使伦常得以匡正;记录生者亡者,以辨明始终;注明迁徙的脉络用以追溯源流。远始祖文升公以上的人与事,虽然盛大光辉,一律不录,原因是不敢攀附;文升公以下的人与事,截止于九世祖仲融公迁居景县贾村,期间内容照录远祖地窑上家谱残卷,以便于辨析迁徙的脉络;贾村始祖仲融公以后人和事,虽然繁杂,也尽量写得有条有理,原因是不敢怠慢;从贾村迁走的人,一定记录下来,虽然远迁,也不敢抛弃。不敢攀附,是为了尊敬祖先;不敢怠慢,是为了尊敬宗族;不敢抛弃,是为了团聚一族之情。

数月间就完成了整修的谱稿。随后邀请了贾村十一世石刚,十二世宝,强明,超,一起来进行校对核实。同时又几次去远祖窑上村进一步探访询查,更进一步核实并丰富了史料。这期间得到了窑上十八世向阳,十九世志国(常庄科),国荣倾力相助和盛情款待,充分体会到了血脉相亲的感情。

在探访询查、寻根问祖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今景县王千寺镇六股路、河间南关、雄县城东袁家园、北留智镇常庄科等地,还有一些同是窑上村迁出的族裔子孙。我们明知远方有族裔,但憾无力遍搜寻,此次修谱,只好暂付阙如。谱中注明有窑上村刘氏衍及的地方,殷望后代不惮征程,细加查找,使窑上刘氏血脉,一体知其出处。

目前贾村刘氏一族,经历十几代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中,艰辛创业,刻苦劳作,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现时人丁兴旺,家境昌盛,经济富足,粮食充裕。着无补衣,食无糠代,住无破屋,行无步履,人无乞讨,劳无粗笨。每日均食细粮,有蔬菜、肉、蛋副食以佐之,时有白、啤酒、饮料充之。婴时有抚,幼时有教,青壮有业,老弱有养,病殃有医。诸事平顺,安居乐业。今后发展,尚无可知,必然更好,拭目以待。

家谱修成后,将会每个成人男丁人手一册,代代相传。往后谁家娶了媳妇,姓甚名谁,娘家何方,年岁几何;生了孩子,姓名男女,出生年月,何校读书,哪里发财;老人离世,卒于何时,是何疾病,葬于何处,墓向如何等等,切望闲来没事,家家录于族谱空白处,两年三年,由村中贤德汇集一处,是为墨谱。

后代看到这个谱的人,假如能接着叙述前代人的光荣业绩,或者数十年续一次谱,或者两三代人重修一回,遗漏了的,补上;迁走了的,记下。凡是我们有共同血脉的人,合起来汇成一本书,这就是我的一个厚望。

十一世孙 震岭

二〇二一年五月十一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