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潘氏文化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研究潘氏文化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一、潘氏起源的时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史记》曰:“武王之伐纣高封于毕,”高是是周文王第15子,位列三公。封于毕国,以国为氏,史称毕公高。毕国是商王武丁的儿子子毕建立的方国,位置在在今日的威阳市渭河北边的平原地带。

毕公高有四子,长子楷伯、次子毕仲、三子庞叔、幼子季孙。

大部分潘氏族谱引《广韵》记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幼子食采于潘因氏”。季孙公名苟。受毕公高赐予毕国潘邑,因而以邑为氏,称潘苟,字季孙。

潘邑就是今天的兴平市,古时,有潘河由北向南穿过潘邑注入渭河,潘邑之名,取之于潘河之名。

二、“潘”字的产生的时间和意义

始于公元前16世纪的甲骨文,和始于公元前13世纪的金文,都没有潘字。

潘字始见于商末周初时期的金文大象。

初用于水名,如称渐米水为潘,漫越河道的水形成的泽地为潘等等。后用于地名,如潘县、潘城、潘邑、潘村、潘河、潘泉、潘源等等。

西周开始用于氏。秦朝时统一成为姓。

字是传承姓氏的载体,氏必须要以字的形态才能被应用,被传承下来。因此,当潘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以前,就不会有潘氏。由此可以确定,潘氏的起源超不过不了有金文大家的时期。

姚姓潘氏说主张,潘氏起源于舜帝时期。敢问,公元前20世纪,潘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是用什么作载体传承潘字的呢?显然没有任何载体能够传承潘字,因此,姚姓潘氏说是凭空臆造之说,不可采信。

三、“姓”与“氏”的演变过程

传说远古氏族部落时期,没有封姓,均呼以“氏”,如:伏羲氏、柏皇氏、祝融氏、混沌氏、吴英氏、有巢氏、阴康氏、无怀氏,神农氏、轩辕氏等等。

而原始时期氏族部落的真实情况,至今没有考古物证和可信的文字记载。给我们留下的仅是神话故事的印象。实际上,远古时期以“氏”称呼,只不过是这个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名称而已。

文字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手段,已知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没有文字就没有记录历史的条件,就无从知晓以前的历史。因此,现在广为流传的远古故事,只是个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研究姓氏文化的依据。

姓和氏之间发生最重要的变化是在西周。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与氏

《左传》曰:“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

《三坟》曰:“男女媾精,女生为姓。”

史料告诉我们,周代以前,“姓”与“氏”是有区别的。

“姓”—代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女性始祖,起着追溯血缘,区别族群的作用。上古八大姓都有女字边作为构件(姬、姚、妫、纵、姜、赢、结、坛)。都是以氏族最初的血缘命姓,因此,姓不能有改变。

“氏”一辨贵贱,代表身份地位。当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氏”则随时变更。就如,姬高受封于毕国,而毕氏,称毕公高。季孙公分封于潘邑,而潘氏,称潘季孙。再如,战国中期卫国公孙的后代“卫鞍”,当泰国封他为商君后,他改氏为“商鞅”。

通俗的讲,周代时期的“氏”,就如今天部长、省长、处长、董事长、总经理、厂长 这些头衔,代表的是社会地位和身份。没有地位和身份的人,不配有“氏”。这个时期,只有极少数贵族有“氏”。到周代末年,“姓”发展到40个左右。“氏”还不到2000个。有氏的人口还不足万人。

“氏”由嫡长子传承,其他儿子自己谋氏。就如同现在企业的董事长卸任以后,只能将职位传给一个人,不可能将董事长的职位同时传给多个人。

由于周代“氏”,只能每代传一人,因此在周代近800年期间,同时期生存的同姓氏人口,最多只有四代同堂的四口人。这个时期虽然有亲兄弟,却没有同姓氏的亲兄弟和堂兄弟。

亲兄弟都不可以使用的“氏”,自然也就不会有其他人任意冠之。

西周的宗法制规定:诸候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国位和爵位,一姓之祖由嫡长子来祭祀和继承,虽经百代不变其姓,此即所谓大宗。

历代周王是大宗,继承姬姓永远不变,同时又以国号称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等等。

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统称为庶子,也称别子,史称公子,他们不能继承君位,凡获得分封的,则另立一家,获得新氏,多以食邑为氏,称为小宗。

潘季孙是毕公高的幼子,不能继承毕氏,需要自己谋“氏”,于是以分封的采邑为氏,以表示自己是有采邑的贵族。自然潘氏是毕氏的分支,属毕氏的小宗。

此后由潘季孙的长子继承潘氏,成为潘氏的大宗,其他儿子另谋新氏,属潘氏的小宗,成为潘氏的分支。如此一代代的延续到东周末年。

秦朝开始,“氏”不再代表地位和身份,与姓合一。我们可以把这次姓氏改苹,理解成是革除了代表贵族身份标志的-“氏”这个概念。

从此,“氏”和“姓”就象今天一样,统称为姓,可以由多个儿女继承。其含义也只有族群归属的意思。

了解周代时期“姓”与“氏”的关系,就能掌握姓氏起源和传承的基本规律。

只有运用这个基本规律,才能更准确的研究活氏源流世系。

运用这个基本规律,就可以确认周代时期,史料可考的6位潘氏祖先,都是不同辈份的直系关系,都是所有姬姓潘氏的直系祖先。

秦朝开始,潘姓人口增加,此后便有了许多潘姓的亲兄弟和堂兄弟。如果不凭史料佐证,真还区分不清楚他们之间的亲疏和辈份关系。

总之从“姓”与“氏”的演变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三个要点:

1、凡得氏始祖的氏,一定与父亲的氏不相同。

2、凡周代时期,同姓氏者,都是辈份不相同的直系血缘关系。在这个阶段有亲兄弟,没有同氏的亲见弟和堂兄弟。

3、汉代开始,姓氏统一,氏的意义被废除,兄弟姊妹可以同姓。

四、潘崇公晚于潘父公百多年,不是姬姓潘氏始祖,不属姓潘氏

成书于公元812年的《元和姓幕》和成书于1008年的《广韵》,以及当代的姓氏学家,都认为潘崇公是姓潘氏。

郑樵(公元1104-1162)所幕的《通志·氏族略》也曰:“準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末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

潘崇公究竟是不是属準姓潘氏?

通过查询成书约公元160的《潜夫论》得知,只有姬姓潘氏,没有半姓活氏,华姓41个氏中,并不包含潘氏。

另据2001年,在河南洛阳伊川出土的《大唐故房州刺史潘府君(翔)慕志铭》

记录:“昔我本系,始自文王之少子毕公,则有司徒匡周,大夫霸楚"。此墓志铭是公元706年为潘翔公所撰。内容清楚的表明,潘翔公是文王少子毕公高的后裔,而且非常明确的记载祖先曾“大夫霸楚"。众所周知这个霸楚的大夫就是潘崇公。

墓志铭如此将周文王、毕公高、潘崇公串联在一起,足以说明潘崇公就是姬姓潘氏。同时也充分说明,半姓潘氏说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不可采信。郑樵猜测"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更是象是在玩时空颠倒,说糊涂话。

从史料中获知,公元前1046年,潘氏在潘邑得氏。前771年,毕国灭亡32年以后,即前739年,潘父公出现在了晋国。潘父在晋国被诛杀113年以后,即前626年,潘崇公出现在了楚国。

史料记载中,潘氏的每次迁徙,不仅都有合理的原因,而且潘氏在迁徙地出现的时间,也合情合理。没有时间上的重叠和人物重复的矛盾。符合史料记载,与宗法制度毫无冲突。

结论:潘崇公只能是归属于姬姓潘氏才合情、合理、合史、合宗法。反之,说潘崇公属半姓,说潘氏从公元前626年,穿越到前739年,由楚国跑到了晋国,完全是天方夜谭!

五、族谱的发展过程

有了文字,就有了族谱,起初族谱的记录,都是非常简单的世系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特别重门第,讲究门闷。由朝廷为士族编修族谱,称之为“官谱”。“官谱”成为了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有司选举必稽谱牒。

【明】太仆寺丞、散文家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闽高下来选官,所以家谱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丧乱家谱就荡然无存了”

唐朝末年黄巢动乱时期,焚毁了全部“官谱”。此时家谱废绝,百姓世系无从考证。因此,谱牒界认为,五代表乱家,谱就荡然无存了,今谱中,宋代以前世系均是伪托。

前蜀宰相,晚唐诗人韦庄,描述当时的谱牒状况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意思是说,士族“官谱”被烧毁以后的灰尘,叙落到地上,人们踩踏灰尘,就如踩踏公卿的骨灰。

【宋】苏洵也说:“盖自唐衰,家谱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家谱的焚毁废绝,以至于今天,神仙也无法获取宋代以前的真实世系。

宋代开始,朝廷开始允许民间修谱,起初,仅品官修家乘,家乘不同于族谱,他是以品官个人为中心,包含有姑、舅、姨等在内的个人社会关系资料。

到了明代1536年以后,朝廷扩大了品官的家庙规格,由此在南方地区引发民间联宗建祠堂之风。有了宗族祠堂以后,随之潘氏就有了“荥阳堂”等堂号。以此同时,民间兴起了编修支系族谱的风气。当时还只是编修始迁祖以下世系的族谱,还没有出现“通天世系”。

清代乾隆年间,民间编修族谱泛滥。朝廷曾经二次颁布“谱禁”令。规定上溯世系不得越五世,不得越迁入当地的始迁祖。

期间烧毁了一些伪造的地方志和族谱。嘉庆年以后,朝廷放松了族谱的限制。

民间开始出现了杜撰的“通天谱”。“通天谱”距离今天还不足220年的时间。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潘姓族谱中,可以认为,明代始迁祖以下是血脉世系。长乐三溪、福建莆田、浙江昆阳…等地支系谱,宋代世系可信度较高。尽管这些族谱也会存在一些小的瑕疵,却不是妄自攀附的通天世系。而且他们支系进士多,史料多,可考范围广,族谱的可信度较高。

进士往往是异地做官,会有许多后裔子孙播迁到各地,有些正在寻根问祖宗亲,不妨参考一下进士任官的地域归属,与本支系迁徙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