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天吉
桑弘羊,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是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
从政六十余载,官至御史大夫。
西汉昭帝时,桑弘羊总管国家财政,在此期间,他为了彻底解决国家财政困难问题,曾制定或修订了诸如机构改革,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假民公田、电垦成边等一系列财经政策,为之前的汉武帝推行的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始元(公元前81年)二月,西汉朝堂上举行了一次经济会议,专门讨论有关“盐铁官营”问题,这次会议上,桑弘羊与那些坐谈立议、空谈道德的所谓贤良文人们正面交锋,针对“与民争利”“逐末弃本”等无端指责和对“盐铁官营”等经济改革制度的实施与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面对群儒提出的各种质疑和诘问,桑弘羊镇定自若,据理辩驳。首先,他提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在对外战事不断,国内天灾频仍的时候,如果只通过增加赋税之法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势必加重人民负担.
如激发民变,将得不偿失,无异于饮鸩止渴。而采取官营工商业之办法,却可达到既民不益赋,又增加财政收入之目的,除此之外,另有何法?"面对桑弘羊的第一问,众儒哑口无言,不知何解。对此一问,史称桑弘羊“千古一问”。接着,桑弘羊又提出了第二、第三个问题:“一旦遇到战争、灾荒等紧急事务,国库却空空如也,怎么办?如果中央在财政等各方面没有对地方形成压倒性优势,一旦地方势力膨胀,尾大不掉,造成藩镇割据或起兵造反,怎么办?"第二第三问更使群儒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弘羊舌战告捷,为经济扫清了障碍。这不仅说明了他在治国理财方面的过人之处,更巩固了他在汉帝国朝廷中的显赫地位。
振聋发联的“桑弘羊三间”,实质上已经超越了“盐铁官营”的是非之争,而是关系到整个汉帝国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这些问题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也是事关大局而争论不休的大命题,而对两千多年前的汉帝国而言,无疑是超前、先进、科学而合理的。
在有关“盐铁官营”问题的经济会议上,“弘羊三问”舌战群儲的辩论内容后来被桓宽编成一本十卷七十篇的《盐铁论》,该书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学的传世奇书。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