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陈氏陈酒与烧酒记



古观陈氏陈酒与烧酒记

昌丁公、爱婉居士与众亲人皆言,家中出好酒。祖田所产的古玕小麦、大米、糯米与作坊所出的葵花油菜子油、大糕和丝缯刺绣等皆属上品,虽明初多代祖先供职于织染局,丝织品亦是不凡,但陈酒却是粮食、丝坊、面坊、油坊和酒坊等祖传家业中最赚钱的,供不应求,经久不衰,且价格不菲,如唐李商隐《风雨》诗云: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唐王维《少年行》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明卢龙云《观迎春》诗云:阳和散作人间乐,社酒新丰美十千;自昌丁公而上,三老板绣坤公、云龙公,…,至贡陈酒受封登仕郎的志厚公,…,不知传了多少代,也不知始于何时,族长祖传之绝技。家中专酿陈酒和烧酒,与江南土制黄酒和封缸酒这类低度浊酒和酢不同,如宋刘宰所云:乡醋家酿…,酒味薄而苦。陈酒与烧酒酿制工艺更为精湛复杂,今曰存在技术门槛,口味因工艺流程不同而不同。

昌丁公云:陈酒是小麦加酒丸子,经发酵而成的,装入布袋中,压榨出酒,需在坛中储存一段时间,也可勾对调制成各种陈花果酒(或曰陈百花酒,或曰百花老陈),如Chen Kwa Chien柠檬酒。陈酒之名来源犹如金坛于酒和杜酒也,酒名因人姓,名以人传。又如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所云:百花酒,吴中土产,…惟常镇间有百花酒,甜而有劲,颇能出绍兴酒之阳。然何谓常镇间?如宋刘宰所云:常润间之白鹤溪。母亲爱婉居士闲时笑谈,总有人追问酿酒工艺之诀窍,曾祖母荆悟行(即陈莲花)居士无耐则云:如感味道不醇,只需勾对昌丁公的童子尿,酒逐美也。陈酒色如唐李白《客中行》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余闻后顿感陈酒与当今欧美威士忌酒酿法类似,色相近,而陈花果酒也更接近西方鸡尾酒这类调制酒,难怪余喜欢喝煤油味威士忌,更喜其在厚重水晶玻璃杯中呈现的斑斓色彩,在手中摇曳的感觉,却无法适应绍兴黄酒和丹阳封缸酒。昌丁公又云:烧酒是大米加酒丸子,经发酵,在锡锅里蒸发水汽遇冷成白酒。烧酒,蒸馏酒也,很像北方二锅头酿法。陈酒与烧酒为中、高度酒,皆深受北人和大都市人喜爱。

为何古玕陈酒和烧酒这么畅销?其一,昌丁公云:主要是水质好,那就是南河水(即白鹤溪河,或曰荆溪,水湛然)。元谢应芳诗云:白鹤溪清水见莎;南朝顾野王《舆地志》云:曲阿出名酒,醇烈,后湖水所酿也,今按湖水上承丹徒高骊覆船山马林溪水,水色白味甘。明方以智《通雅·饮食》云:曲阿后湖水及高骊覆船山马陵溪水味甘,酿酒醇烈,其称兰陵酒,即曲阿也。《河图·内元经》亦云:乃地肺土良水清,句曲之山,金坛之陵,可以度世,上升曲城。曲阿后湖与新丰塘相接,且与白鹤溪河相连。家中酒坊的酒师傅去中古玕白鹤溪河三公里处水源地(东榨塘)挑水,酒坊有大酒缸上百个,上千亩祖田所产优质赤殼小麦,至夏而熟,堆积于陈氏祠堂前场圃,便开始酿酒,九月出酒。如清荆柱《田家杂兴》云:四月场务忙,五月田家苦。刈麦复插秧,触热兼冒雨。宋刘宰诗云:麦陇收黄槁,秧田欠绿滋;又诗子周《题梅隅送秋图》云:三月燕都别杨柳,九月吴乡见新酒。唐储光羲《新丰主人》亦云:新丰主人新酒熟,…。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

其二,祖传酿酒工艺好,掌握酿酒核心技术。1969年12月底走五七道路,去黑山县励家公社闫家大队(阎家窝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行其他人皆低沉,然昌丁公如鱼入水,不仅科学种田,如玉米五寸间隔、小麦与玉米杂交,五四零六菌肥等,而且在大队部酿酒,

具自己购买,酒丸子出差去锦州酒厂购买,烧高梁米白酒,原浆六十度,琥珀色,深受大队部和广大贫下中农欢迎。短短一年,声名远扬,展显其才,锦州军分区政委力邀昌丁公去锦州工作,昌丁公未同意,只想回金属所,继续从事其科研工作,73年遂心想事成,回归金属所。宋刘宰《送张端质(上疁人)上春官》有云:第一江山酒两壶,送君鼓箧入皇都。直须第一收名第,莫使江山擅美呼。

家人皆嗟叹,昌丁公自小外出在皇塘、常州和北京攻读学业,后在物理所和金属所工作,什么时候学习酿酒呢?余曰:族长么代代传,基因使然,干人制剑,并熟知精练特钢工艺,机理清晰,何况酒乎?且兼深厚专业严谨素养、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正如《易经·系辞》所云: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余行吗?虽不及昌丁公,但精通流体,与先辈一样亦是手艺人,不惧任何本专业挑战。《道德经》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酒是文化和知识的体现,三五年内或有小成,妻笑之。其实现在故乡田污水臭,杜康来了也惘然,母亲八十年代回乡探亲,祖田北大庄已尽是化工厂了,无人管理,污染比铁西都严重。姥姥符吉娣庙中进香,头破血流亦呈黑色。潘多拉盒子己开启,唉何时才能再现元谢应芳诗中所云:白鹤溪清水见莎,溪头茅屋野人家。柴门净扫迎来客,薄酒留迟当啜茶。及明吴与弼《白鹤溪铺舟中》云:我爱佳名白鹤溪,客情舒处又题诗。分明画得无怀世,杨柳家家卖酒旗。

公元二零二零年五月

六十一世裔孙农拜撰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