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堂潘氏重建宗祠实乃家族大事,可喜可贺




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宗祠,也称祠堂、家庙、宗庙,是族人祭祀先祖、敦亲睦族的地方,也是宗族议事的场所,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家园,具有寻根问祖、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团结协作的积极意义,对维护社会的繁荣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宗祠被宗族视为顶礼膜拜的神圣殿堂。

物生于天,人来于祖,追根溯源,吾族系黄帝后裔,源于周姬,根系文王。始祖季孙,封侯荥阳,食采于潘,因以为姓。

中华古国,五千年文明,辉煌灿烂,吾族潘姓,迄今亦有三千余年光辉历程。潘氏家族人丁兴旺,繁荣昌盛,自古簪缨相继,官宦辈出,勋名功烈,代有达人。沙窝潘氏,祖居光山泼陂河徐楼(潘徐冲)。徐楼公祖,四代人烟,合理考证,始迁长纶(应朝),长纶四世,时逢战乱,始祖玉叶,没于改元,年湮代远,卒葬失传,祖妣陈氏,避处高山。此后,二世祖潘法、叔祖潘海定居潘洼,拓荒辟壤,开基创业,瓜瓞绵绵。

潘洼,是沙窝潘氏的摇篮,养性堂潘氏宗祠坐落在潘洼上首,背靠青山龙虎地,面对清泉长流溪。宗祠始建于何时,是何人承领建造的,这些均无文字记载,亦未闻口传,但根据建筑腐朽的程度,内行匠人推测,宗祠建成约一百五十年,算来应是清朝中晚期。据《创修宗谱》“规训十条”中第九条载“…余族除时祭外所余无多,办公事者努力生息,待积貯(zhù储存,积存,简写为贮)稍多再私输凑合建造祠宇…”说明《创修宗谱》告竣时(道光甲辰年即1844年),因经费不足,宗祠未建。由此可知,宗祠是1844年以后建造的。

因代远年久,虫蛀蚁盗,宗祠为风雨所飘摇。2007年初宗祠轰然倒塌,鸣呼,我们的祖先顿无栖身之所,凝聚族心的圣殿成了一片废墟。“物有本源,事有始终,则人之有祖,承源木本,不可忘也。”时逢盛世,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百废俱兴,各族都争先恐后建祠修谱,我辈若不审时度势再建宗祠,必将愧对先祖,贻笑大方。于是,在族中有识之士的倡导下,族人很快形成共识,决定重建潘氏宗祠

当时,形势一片大好,阖族上下热情高涨。几经协商,族人公推潘传科、潘中宏、潘中启、潘国民、潘国才、潘国有(潘洼)、潘国武、潘国家、潘明金九人(后国家外出打工,实际八人)组成“重建宗祠领导小组”,对重建宗祠全面负责。下设各片片长协助领导小组开展工作,计划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质量、最美的造型、最少的开支把宗祠建设成既能顺应时代潮流又能展现时代风采的现代化的潘氏宗祠。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建宗祠领导小组制定出如下方案:

(1)向全族每户送发重建宗祠倡议书,宣传重建宗祠的重大意义,以营造氛围,凝心聚力。

(2)集丁款,募资金。人头费60元(已出嫁姑娘不计)鼓励族内成功人士及有识之士慷慨解囊,无私奉献(200元捐,上不封顶)。

(3)建祠地址。潘洼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自古就是风水宝地,精气神集,地灵人杰,新祠仍建在老祠遗址上。

(4)承建师傅。大家一致认为,潘氏宗祠最好由潘氏师傅建造,经研究,宗祠以大包的形式包给潘洼明军承建。

(5)择定吉日,竖国旗,烧高香,鸣炮开工。

倡议书下发后,族众纷纷响应,老少齐心,各片很快收齐了人头款,特别是得到了在外发展的老板们,在外发财的大款们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短短几个月,共集善款37666元,充分体现了族众尊祖敬宗的一片赤诚之心。力不在大,愿出就行,钱不在多,心诚则灵,沙坪王洼潘传家老人,时年83岁,没有经济来源,他靠斫(zhuó)柴鬻(yù)薪积攒200元钱,颤巍巍的送来捐献给祠堂,其尊祖敬宗之心令人钦佩。

宗祠于二〇〇七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正式开工,历时六个月,于当年冬月十九日安放祖先牌位,腊月初八日正式竣工并于当日举行开光祭祀大典。吉日那天,天降瑞雪,祥光绕祠,喜炮震地,隆况空前。

忆昔日旧祠,耳房正殿,雕梁画栋,大户高门。纵观今日新祠,座东北向西南,规模壮观,气魄雄伟,占地面积302平方米。祖光普照,垂裕后昆,紫气东来,风生水起。祠前步九级台阶是一平台,平台上香樟成荫,两边花池,奇花各异,一年四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适逢花季,芳香扑鼻。平台后方是高大气魄的祠堂门楼,放眼望去,朱墙铁门,上嵌兽头,双鼓门墩,雄踞两边。石条门楣之上“潘氏宗祠”四个醒目的大字,端庄大气。进大门是四合院,睛则嵌蓝天白云,纳日月圣光,雾则轻烟四起,如天宫蓬莱,旁边两颗雪松傲立,入斯祠也,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欲神欲仙。步三级台阶上正殿,台阶两边是特制化钱池,殿中供奉着祖先牌位,庄严肃穆,南首墙壁上悬挂着建祠“光荣榜”(名单详见爱心奉献篇)。宗祠主体是钢筋水泥结构,顶层为仿古建筑,四面出水,外形为宫殿式,红墙彩瓦,飞龙走凤,四周飞檐,巧夺天工,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成为潘洼一道靓丽的宗族文化景观。

宗祠建造过程,暗含“三六一八”(六月初六开工,历时六个月,腊月初八竣工),预示着我族“既顺又发”!

宗祠承包款为50800元,加上部分点工及材料费,总共耗资约60000元,宗祠的建筑质量是上乘的,外观甚为堂皇壮观,如斯佳构,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人心齐,泰山移,吾等合全族之力,艰苦奋斗,终于向族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个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名号,这个名号叫“堂号”也就是祠堂号,堂号出之有典,引之有故,是各个姓氏编篆家谱的纲领性名称,有的用以记载先祖功勋业绩、嘉言懿行、道德文章,有的用以宣传教化,传统家族多以儒家道德观念规范族中成员的行为。堂号或以始祖受封圣地命名,或以始祖德行命名,或以宗族典故命名,或以道德伦理命名,亦或以祖先名号命名,多注重追求清白正直、谦恭礼让、孝梯宽容。中华潘族,历史上不断兴盛蕃昌,因为历代繁衍及迁徙之故,渐而分化为诸多不同的系派和房支,为辨别所出之各异,故立堂号为信。中华潘族,宗支不同,堂号有别。通过堂号可以辨别同姓是否同宗,同姓且同堂号者多为同宗同祖。祠堂是个家族的核心,内奉祖宗牌位,同一个祠堂之家族,即为同个祖宗之后裔,是有血缘关系的,这层血缘关系是靠谱牒来维系的,遍查诸谱,皆有堂号。

中华潘族堂号:荥阳堂

沙窝潘氏堂号:养性堂

“养性堂”是潘洼祠堂名,“养性”就是“修身养性”亦称“修养”。修身,就是使身体健康;养性,就是使心智本性不受伤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就是我族先贤,要求族人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世的性格,往大的方面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历史沧桑,时过境迁,今天的堂号已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它成为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辈和激励后人的象征,主要在于区分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等。“养性堂”是沙窝潘氏家族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定要谨遵先祖遗训,按照祖先的教诲去行事、做人,在继承祖先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还要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地除旧创新,使之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养性堂”也是沙窝潘氏的一面旗帜,我们一定要高举这面旗帜,让他世代飘扬。

藤蔓千里,皆出一源,家族盛衰,匹夫有责。新祠虽建,尚需完善,再者经年累月,风侵雨蚀,自然损坏,亦要保护和维修。宗祠神圣不可玷污,翼盼后世子孙誓死捍卫,代代相传,随时准备着为先祖、为家族再立新功。

养性堂潘氏重建宗祠实乃家族大事,可喜可贺,当以之为带,襄族人精诚之团结,互助共进,同振家声,共增国色。

宗祠已成,族人欢心,入祠祭祖,万代昌盛。

中宏生也晚,识也陋,不能尽知祖上原委,访诸老,稽古探今,弃瑕存瑜,去伪存真,当此家乘告竣之时,择其大略而叙之,是为宗祠记。

季孙104世玉叶12世孙 中宏 谨撰

公元2015年乙未二月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