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谱所载徐氏老祖生平(白旗军元帅張耀祖夫人)



张氏家谱所载徐氏老祖生平(白旗军元帅張耀祖夫人)

徐氏老祖,生於清道光六年,清威同年间白旗起义军元帅張耀祖夫人,泥溪坝生长人氏(清代普安州辖境,今兴义清水河镇泥溪社区),汉族,为大户人家之闺秀,泥溪坝人称「徐半街」徐公之女,才貌双全,聪慧娴淑。自幼研读诗书,练功习武、善使刀剑。

豆寇年华初适耀宗(字国栋,耀祖之兄),耀宗公正宜享天年、求功名以遂志时,不料年仅二十有二岁被人座草杀害。耀宗公早年配丁氏生有一子命名德恭,徐氏年幼无出。由于丁氏及耀宗公的先后辞世,使徐氏及子德恭母孀子孤。为更好的养育侄儿,经人说媒后,耀祖公娶嫂徐氏为妻。

咸丰八年冬月初八日夜、張凌祥等人首攻沙沱,进而揭竿而起,举起反清义旗。后凌祥公等人率军转战进驻滥木桥大箐,三次派人诚邀耀祖公等人参加白旗军、耀祖公毅然决然参加义军,且公推为义军副帅。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不负众望,公推为白旗军主帅。徐氏老始终追随耀祖公,忠贞不渝,由家庭主妇转身成为白旗军军中女将。十数年间,徐氏老祖或领军当一面,或同耀祖公并马齐驱驰骋疆场,或助耀祖公处理军政要务,可谓操劳多,亨乐少。十数年来随公转战东西南北,攻城拔寨,安抚民众等。徐氏老祖忠贞娴淑,实为女中豪杰、巾幅英雄,功勋难与胜记。

同治三年,云南杜文秀起义军马联升部、因战事持紧,火药及军械匮乏,被困曲靖,请求支授。秋八月下旬,徐氏老祖同张凌样元帅夫人奉命领精兵数千、战马百余匹、护送两百余箱火药及大量军械物资等赴援曲靖马联升部。辗转到达旧营(今普安楼下),进驻旧营义军营寨。正待前行,接密报,云南义军失利,不宜前行。徐氏命部下将全部所押物资连同清单移交旧营所部妥善保存,以备后用。在此次运送军事物质的行动中,徐氏最亲密的战友——桂金菊夫人(主帅張凌祥夫人,普安州北里华家屯丁家堰生长人氏,起义后随凌祥公征战至兴城)率部为前锋,轻装先行,遇伏,失落(即阵亡)於小滥木桥(时陇氏土司辖境,今盘州新民境)。

战场风云变幻,时间来到了同治十一年,随着形势逆转,由于安龙等多座城池失守、帅府兴城已为孤城、白旗军大势已去,时驻守旧营的徐氏老祖亦心知肚明。未久,清军前来接管楼下军营,提督周达武更声言要纳徐氏老祖为妾,借此辱主师、辱义军。在最后的斗争时刻,徐氏老祖视死如归,暗自决定将以身殉夫、殉国、不受其辱,与清军作最后的斗争。固临危不乱,慎密安排、布置,救一切能救的义军将士并安排了亲生子德贵的外逃事宜。随后,徐氏老祖向清军提出如下条件:对我家乡父老、黎民百姓要秋毫不犯;不杀我白旗军将士及家属;按我教礼仪举行尔默礼。如诺从、则可接管营寨。且本人不论刀山火海、愿前往面见提督。否则、宁「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最后提督周达武同意徐氏老祖所持条件,于是清军开始接管军营事务,而徐氏老祖有条不紊地張罗「尔默礼」一事。一晃尔默礼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时间正好到了晚饭时候。阿訇乡老们举行了诵经赞主仪式,随后便请清兵人座就餐……。在此期间,徐氏老祖都在用计让能走的部属尽量走开、越远越好……夜晚,清军除值班巡防人员外,多数清军在营房内外休息。端坐於正厅内的徐氏老祖,目光环视四周,看到部属能走的走了,便对监视她的清兵说:我要早些沐浴(回民称「换水」)更衣、以便不误明早时晨,清兵允诺。于是五名贴身丫环(都是知情而不愿高徐氏老祖的)緊随徐氏老祖回到内室。徐氏老祖和往常一样、平静地坐下休息,座椅前早已放置好了一盆炭火(因时值严冬)。一名丫环很快给夫人淘来了热茶。时间又过了很久、徐氏老祖估计最后走的部下都应该距营地很远了,她向侍女们使了一个眼色、只见五名丫环同时抖起手袖、快步走到同屋内一根大柱前,两人拔柱,三人推墩(木柱脚的石鼓),瞬间露出了一个连结着地下军火仓库的坚井口来。随即其中一位丫环平静而敏捷地、将座椅前的这盆燃得正旺的炭火、连盆带火从竖井口放了下去。顿时,地下曾密藏的四库火药及军工物品相继引爆,只见火光冲天、多声沉焖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当夜,滥木桥生长人氏、一名丁自清、一名桂茂堂的表兄弟,时随徐氏老祖驻守旧营。徐氏老祖暗地里打偿了他们一些金银细软,并吩咐他们天黑后寻机离营归家、今后各自立身处世,孝顺父母……。二人寻机乘黑夜涉水渡过楼下河,无奈而不舍地离开白旗军营、离开徐氏老祖。二人刚从山路爬上大山、到达钻天坡(旧营正对面)Y口处小憩、耳闻目睹了此事,二人心境难与言表、苦楚万分。

……砖头吹到八块地,瓦片飞到龙拉窝(楼下河对面一寨名)……。来犯清军将官士卒无一生还。

事后几日,当地百姓在楼下河坎上名独田的地方、拾到大半只徐氏老祖生前所穿锈花鞋,于是待天黑后,在旧营(白旗军军营,即楼下军营)夫人生前寝官的位置处,密秘以此鞋为徐氏老祖全起一小小的衣冠坟。(今所见墓碑为公历二零零五年秋所立)

徐氏老祖生平可谓:

家仇国恨未全报、容智贞烈英名留。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