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谱的发展历史:修谱之风存在着各个时期,明清时期更盛



关于家谱的发展历史修谱之风存在着各个时期,明清时期更盛

家谱是以家庭、家族或宗族的世系为中心内容的表册书籍。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家谱即“一家之史”,是关于某一家庭或宗族的历史书。家谱又称为谱牒。所谓谱,“布也,列其事也”(《史记正义》),即按事物类别系统编成的表册。牒,“记系谥之书”(《史纪索隐》),特指记载世系谱法的谱籍。

谱牍的起源很早。人类确立了“单偶婚”制(即一夫一妻制)以后,便形成了出自同一祖先的,先是以母系、后是以父系为中心的比较稳定的人群,这就是氏族、家族。在氏族、家族的社会生活中,婚姻、权力等都与姓氏、辈份有关,所以区分姓氏、计算世系就很重要。

氏族社会解体后,随着国家的产生,王位和贵族封爵传子的世袭制的确立,特别是商末周初时宗法制度的确立,人们对姓氏、世系的区分便更加严格了。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里纪录了从禹至癸(桀)的父王14世系,说明当时他是知道甚或看见了夏朝帝王世系的完整的谱牒档案的;也就是说,自夏代便可能有了付诸文字的谱牒。商代的谱牒则不仅可以从《史记•殷本纪》中得到说明,而且可从已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据《周礼•春官》等典籍记载,周代朝延中已设有专门掌握谱牒的官员,即少史或小史以及太史、内史等;各诸侯国则由工、史等官来管理宗族世系。战国时代的我国大诗人屈原,就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先秦的谱牒至今流存于世的,仅为《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和清人汇辑的《世本》(以茆泮林辑本为佳)。《世本》记录黄帝至春秋(一说于秦)历代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未、生前创制、死后名号以及其他事迹,凡15篇。研究者一般认为,《世本》完全体现了谱牒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继传统的功用,当为我国谱牒的开山之作。

先秦时代除王室盛行修谱外,民间大姓或富贵人家也有修谱的。从现存的《陈氏历代纂谱名目》看,河南淮阳陈姓早在周代就修有《宛邱谱》。西周的民间记谱极简,一般仅记户主名字及其所生儿孙;配偶及其所生女儿皆不入谱。战国时期,方才增记配偶,有的还增记生女数或女适(嫁)某姓等内容。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的氏族宗法组织渐趋瓦解,严格区分大宗、小宗的宗法制度也便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血缘宗法观念却得到进一步加强,谱牒因而亦随着世家土族势力的发展而发展并至隆盛。

秦汉时出于维护王位世袭制度的需要,统治者很重视帝室及诸侯王的谱系,在中央设宗正,位居九卿之一。其职责主要是“掌亲属”,编修和保存有关皇族的谱牒。以后宗正这一机构遂为历代各朝因袭:唐宋设宗正寺,元设宗正院,明、清为宗人府。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皇帝下令“宗正寺以帝籍为玉牒”。这样,皇族谱牒正式以“玉牒”相称。

汉代民间修谱,见诸记载的有《杨雄家谱》、《邓氏官谱》和颖川太守卿氏《万姓谱》。不过,当时民间谱牒尚未及兴盛。直迄进入魏晋南北朝时代,因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形成门阀士族制度,谱牒于是成为门第的依据,全国望族竞相修谱。与此同时,毕生从事谱牒编修与谱学研究的学者也大量涌现,其中最著名者为东晋贾弼及南梁王僧孺,称为贾氏谱学和王氏谱学,形成两个典型的谱学世家。

入唐以后,包括刘知几在内的许多著名史学家也纷纷参与编撰谱牒。进入宋代,欧阳修、苏洵更各创谱式,并在理论上作了阐述,使民间家谱体例规范化,在谱学上形成欧体、苏体两大流派,是为“欧谱法”和“苏谱法”。入明以后,欧、苏二体逐渐合流,演变成所谓欧苏合体式的规范化谱式。宋代除欧、苏以后,司马光、郑樵、王安石、文天祥等大史家、大政治家,也都参与了谱牒与谱学的编著。

迨及明清,修谱之风更盛,遍及各大姓大族。续修家谱的时隔时间短者5年、10年,长者达数十年(多数为30年一修,称为“进谱”),皆在在旧家谱基础上重修、增修和续修,以保护其家庭历史的完整和清晰。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可是作为宗法“血脉文献”的家谱编修之风却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即以北京图书馆现已清理出的2250种藏谱为例,其中清人所修多达1160种,占总数的51.56%。

民间私撰家谱的格式和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

1、“序列” ,有序文、凡例、目录等项;

2、“谱系” ,记载族姓源流、世系图表、郡望派别和居徒始末;

3、“恩荣” ,备述受命制诰、科举中式以及耆寿、贞妇烈女等人物;

4、“祠宇” ,载祠堂、祠规、家训、族产等;

5、“冢墓” ,记祖先坟茔所在及各支派墓地分布(多附图记)及祭祀规定;

6、“家传” ,收录族中成员的传记资料和“言行可书”者的历史,如行状、志略、寿序、年谱、墓志;

7、“艺文” ,收录族人著述,有诗文书画、著述要目等。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