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在2012年首届华夏田氏文化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金太在2012年首届华夏田氏文化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金太

黄帝子孙源远流长 以田代齐富国强民

光大传承田氏精神 奉献田氏文化遗产

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各族人民以满怀胜利和喜悦的心情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在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我们华夏田氏宗亲在这里隆重举行“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暨首届华夏田氏文化研讨会”,在这欢乐祥和的喜庆时刻,我谨代表山西省阳泉市下荫营田家沟田氏宗亲向来自海内外及全国各省的宗亲代表,表示亲切热烈地欢迎,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积极踊跃捐资及支持筹建“田氏文化研究会”建设的每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时光匆匆而逝,回望2011年,田完祠落成5年间,是谁长久地驻留在我们的心中?是什么深切地打动过我们的心灵?我们要坦白地说——是你们,山东田完祠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每一位宗亲们!虽然我们未曾谋面,虽然我们只是通过电话或者邮件联系,每当我们打开华夏田氏网看到一封封邮件时,是你们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现在田姓中有很多人说:“我的祖宗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这是只知其一呀!不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田氏代齐”这段历史,对于每一位田氏后人,非常可悲。我们华夏田姓的源于齐鲁大地,自得姓始祖敬仲完传下。不要忘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灭齐,齐王建被迁至共(今河南辉县),“徒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有六十万人口,主要来自山东。公元前(-198)年,汉高祖九年,十一月“徒齐楚六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总数有十余万人口。移民中齐国田姓人数最多,财力最雄,以后成为关中大族,并在商业上占绝对优势。后成为“京兆”一带望族。我国有句老话:“本不固则枝不茂,源不远则流不长。”这句话很有道理的。要想让田氏宗人更加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田氏历史”,更能领悟到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博大精神思想,灿烂辉煌的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也可以从中总结和吸取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而丰富的经验教训,这就需要管委会及海内外田氏宗亲要胜任起继承和发扬田氏文化遗产的艰巨任务。研究和学习田氏文化历史,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认识田氏文化的昨天,更好地把握今天,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抓紧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应该抓住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大好时机,在枣庄向民政主管部门申请成立“中华田氏文化研究会”。研究会是我们自发的、民间的、以姓氏为纽带的群众组织,研究会是研究田氏自远古至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史为鉴,通过对田氏文化性质的认识和总结,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某些启迪。只有取得法律的认可(注册),才能成为合法的社会团体,我们要逐步走向正规化的社会民间组织机构,取得社会的认可。“注册”“印章”审批完拿回来后,总会设在枣庄田完祠管理委员会,有条件的省、地区可以受总会授权设分支机构。俗话说:“修庙要神灵,要灵就得有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钱财。”“积攒万贯钱财,不如拥有一代人才。”如果没有一支修德、敬业支持研究田氏文化的宗亲队伍,就必然导致几千年的“田氏文化”学术的蜕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以管委会为主的整体管理理念,以研究会为主办展览,出版书刊,运用网络等媒体宣传“田氏文化”发展史,举办活动评选表彰创新发展先进典型,组织本会业务相关的交流考察和友好往来等活动,争取与有实力的宗亲与企业合作举办学术活动,积极吸引宗亲参加,取得全社会的支持。

龙步青云酬壮志,鹏飞碧宇览神州。回望过去的五年,华夏田氏谱务委员会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华夏田氏族谱第一辑已编印出版,体现了盛世修谱的一个优良传统,又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冬至祭祖大典活动。展望2012年,我们全体宗亲在族务组的领导下,继续在全体宗亲族人的期待中奋力前行,做到“联谊、联谱、重在联心。”明天我们要到田完祠举行祭祖大典,祭典结束后,宗亲们告知我们田氏后人,常回家(枣庄)看看,不要忘了我们的祖宗树有千枝万叶,都从根上生来;

祖祠祖墓好徘徊,想想根基何在?

不是根基深厚,如今哪有良材?

岁时祭扫有余哀,世代栽培勿坏。

最后祝全体宗亲族人身体健康、兴旺发达。欢迎到山西阳泉观光旅游。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