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谱工作到成品谱书,需要经历的六个阶段!



续修家谱到最好完成出成品谱书的过程中,其实是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的,首先,就是让家族族人知道“为什么要修谱”?

我们在筹集、筹备续修家谱这件事情上,需要族人的参与,同心协力,共同完成这项工作。第二个阶段就是收集族人的资料,并开始编录工作。这个阶段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从确定内容、收集资料、编辑录入、校对定稿等,这些都需要组委会的各位成员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最后就是印刷成书、发谱等事宜。

一、对于家谱封面的设计

古代大谱书,大多为宣纸印刷,封面为布纹,手工装订,因此,封面上面只有简单的签头,写谱书的名称。而现代修谱,已经不再像古代谱书,仅限于一两种体例样式和封面样式,体例样式的多样化,配合现代人阅读的习惯,我们现在家谱也有很多如同普通书籍一样,配以彩色的封面,材质更是多种多样。在画面设计上,除了家谱名称外,还会配以姓氏图腾、编修时间、励志的断句等等,更能彰显修谱人的个性。

二、家谱的目录、字体、编排版式

在续修过程中,有不少大谱师用户会问到我们:体例、字体、排版这些还没确定,但又想开始编录世系了,怎么办?其实不用担心,大谱师拥有一键排版功能,体例样式、字体设置等这些可以一键选择,即可在线实时预览,所以,并不影响世系的录入工作。而且,我们还会建议用户,先开始录入世系部分,有一定数据了,再去大谱师系统上选择体例样式,配合其他的显示选项,在线预览看效果,再确定谱书的样式。而后,根据这个体例样式来编排谱文的版式,从而达到统一性。

三、谱文中是否需要标点符号

在很多老谱中,我们看到的谱序没有标点符号,而到了近代,续修时所撰写的序又有标点符号,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我们现在修谱,更多的是希望年轻的一代来阅读家谱,通过对家谱的了解,从而了解自家的先祖,自己家族的发展繁衍的历程。所以,依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建议所有谱文都统一加上标点符号。

四、“序”与“跋”

《序》与《跋》其实都是谱书中的序文,一般放在谱书前面的称作“序”,放在最后面的称作“跋”(也称作后序、后记)。但,要注意的是,放在不同的位置,其内容也有不同。

作为序言,主要突出本次续修谱中世系的主要源流、迁徙、重点人物的概述;然后是本支族谱初创、续修的情况。整篇序文不宜太过坑长,要控制好字数。

跋,放在谱书的末尾,主要内容包括本次续修谱从发起、走访、编辑、校对、印刷、经费等方面的说明,以及对对后世子孙的期许。相当于是对本次续修工作的一个总结。

五、编录规则要统一标准

在编录前,尤其是世系的编录,需要对行传内容的编录定一个相关的规则。

一、人物基础信息要包括:谱名、生卒时间、卒葬地。老谱中缺失的内容我们已经无法填补,但新增的人员信息一定要包含最基础的几项信息内容。

二、女儿是否上世系图?现代修谱,越来越多的姓氏家族,在续修谱的时候都己经将女儿列入家谱中,但对于“出嫁女”,处理会有所不同,有些家谱中,会将已经出嫁的女儿及其配偶、子女都列入世系图上去;而有些家谱,出嫁女儿会在世系中,但其配偶和子女的情况,只在女儿的行传中有简要说明,注明“出嫁于何处的何人,育有几子”。因此,女儿是否上世系图?如何处理,还需要各个家族自行商议决定。

六、印刷的问题

续修好家谱后,要印多少本?这个建议在筹备阶段就可开始征集族人的意见了。但是,往往会出现族人参与度不高,没什么关注等情况,这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家谱文化,因此很难产生共鸣,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数量和价格的问题了。

以上便是编修家谱到编印成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常见事项,了解清楚它们的重要性才能够编修出一本能够传承能够传阅的家谱!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