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宗亲寻到根后,想修谱却不知从何处着手。其实,第一步就是先将族谱的核心结构了解清楚,也就是序言、宗规、字据、服制、图说、传志、世系、其他这八部分。
家谱的八大结构
一、序言
序言一般包括修谱意义、家族源流、修谱过程以及修谱人名目等。
修谱意义可以是弘扬家族文化,可以是敬畏宗祖先辈,也可以是惠及后世知其根源。
二、宗规
宗规主要包括祠规、家规、家训、派语等。
祠规,顾名思义,就是一系列家族祠堂的规定。比如要时常修缮、清洁祠堂,公共财物由祠堂保管,举行祭祀活动时要遵守哪些规定等等。
家规、家训条目很多,主要的内容有四类:
伦纪类:尽孝悌、睦宗族、肃闺阃(kun,妇女居所)、慎婚嫁等规定。
公益类:完国课、倡公益、护交通、行周住等。
风纪类:戒绝奸淫、烟赌、盗窃等。
持身类:读诗书、务正业、崇节俭、择郊游、息争讼、戒暴戾等规定。
派语为族内子弟取名的规定,以列行次、连世系、定尊卑。
三、字据
字据分为契约、合约、合同和官府诉讼文书。主要内容有购置山、祠田、学田等族内公产的契约;就坟山、牧场管理或划分界址与外姓签订的合约、合同、山林、田土、湖洲纠纷,官府审判处理的文书。
四、服制
服制主要是封建社会对丧服的规定,按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
齐衰: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作,“五服”中列位二等,次于斩衰。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故名“齐衰”。有别于斩衰的毛边。
大功:亦称“大红”。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月。
小功:亦称“上红”。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
缌麻: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
五、图说
图说主要分为祖先像赞和坟墓、屋场、牧场、湖洲图及说明。
坟墓图说在族谱中占有较多篇幅,详细说明所葬何人,其地理环境及墓向,以方便后人祭扫。
六、传志
传志分族务志和人物志。
族务志内容较杂。有祠堂志,叙述祠堂的规模、环境、修建沿革,祠堂祭祀的祭文、仪式,祀田数量、租额情况及捐田人名目。萧氏、夏氏谱中,还有祭祀时神位、祭案及祭品摆设位置的说明。
学校志,介绍族内学校的沿革、规模及学产情况。
族居迁徙志,为家族迁徙、居住情况的记载。
人物志,为家族名人,如官宦、乡绅、耆寿及节妇、贤母等人的传记、寿序、墓志及人物表等。不少族谱还附有这些名人的诗歌、文章,被封、赠的皇帝诰敕等。
七、世系
世系是族谱的主体部分,从一世祖起,分枝溯源,绵延而下,分世系图和世系表。
世系图以线条连接,一目了然。
世系表则逐代逐人介绍其祖先及配偶的生殁时间、埋葬地点及墓向、生育情况及简要生平。
八、其他
有丁口录、义谱等。丁口录为家庭人口统计资料。义谱附于谱末,记载所收异姓养子、义子的世系。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