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通常都是聚族而居,尤其在村子中往往都有好几个祠堂,而祠堂跟祭祀神仙的庙宇不同,祠堂是用来祭祀人的,但祠堂的名字上有着公祠、宗祠、大宗祠之分,它们之间也有着不同。
公祠是用来祭祀对当地社会有贡献的人的祠堂。命名通常是“某某姓公祠”,其中“姓”是被祭祀的人的姓,“某某”是他的某个称呼。
南头古城的县衙旁边有“信国公文氏祠”,是祭祀文天祥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伶仃洋”就是深圳西南那一片海面。“信国公”是文天祥的封号。
公祠也可以把两个人同时祭祀,名字一般是“某某二公祠”。比如古城南面有“汪刘二公祠”,祭祀的是两位名人。一个是汪鋐,他在明朝赶走了盘踞在深港境内的葡萄牙人;一个是刘稳,在他的推动下,万历年间深圳地区重新恢复县一级的行政单位。
还有很多时候,祭祀的人可能就不是公众人物了,而是家族内的名人。还是以深圳南山区为例,吴姓人聚居的南园村就有“双洲吴公祠”,陈姓人聚居的南山村就有“兰所陈公祠”。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公祠可以叫做“生祠”,即被祭祀的人还未过世,就被搬进了祠堂,这种往往会令被祭祀的人诚惶诚恐吧。
宗祠是一个姓氏的族人祭祀自己祖先的祠堂,通常就叫“谋氏宗祠”。里面可以供奉当地同姓人共同的祖先。还可以包括共同祖先的祖先,族人如果姓曾,那最早祭祀到春秋时候的“曾子”也是没问题的。聚族而居的姓氏都会建这样的祠堂,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经过族人反复集资修缮,可以绵延至今。深圳的宗祠里可以看到重修捐款者的榜单上不乏海外侨胞。
除了简单的纪念祖先,宗祠自古就是同族人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古代宗族社会乡村自治的年代里,宗祠甚至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政治角色吧。
如果一个村的族人发展壮大,其中一些又到外地新的村落开枝散叶,那么母村的宗祠就可以升级成“某氏大宗祠”。比如深圳最大的祠堂“曾氏大宗祠”。在它周围还环绕着好几个“曾公祠”。
以上便是公祠、宗祠、大宗祠三者之间的区别了,了解清楚它们,不仅对于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更有所帮助,对于编修家谱方面,也会因为更加了解而得心应手。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