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阅家谱时,如何去辨别家谱的真伪?



随着家谱文化从皇家、王族的官方形式,发展到普通百姓家中后,也逐渐出现为了攀附显贵而弄虚作假的情况,于是,流传下来的一些老谱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伪信息。如何辨别老谱中信息是否真实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证,能有效的判断真伪。

一、从官职入手

古代人寒窗苦读,为的是能有朝一日高举上榜,获得一官半职,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对于先祖有当官的,一定会记载到族谱中,我们可以通过官职来判断家谱中人物的谬错之处。

1、所属朝代的官职设置

古代的官职,历朝历代设置各有不同,有增加或减少,十分复杂。有些官职可能前朝有设置,但到了本朝后就不存在了。比如“官太守”一职,太守也称为郡守,指的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从战国时期开始设立,到隋朝初期,废掉郡改为州,于是“太守”一职改为“州刺史”,如果在隋朝之后的家谱中看到“太守”,那么就很有问题了。

2、与正史相冲突

家谱中记载的一世祖或前面的几世祖,通常做官的比较多,这些人也会被我们列入“名人”之列,这些名人,也会被一些正史记载其传记。如果家谱中有这样的“名人”,可以对照一些正史记载,核对官职是否相符合,如果不同,那么家谱的错误率肯定比正史记录的错误率要大。

3、核对身份是否相符

在蒙元时期、满清时期,由于种族不同,有些官职即便通过科举、军功,汉人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比如满清时期的“八旗都统”,汉人就不能担任。

二、从爵位入手

1、爵位在正史中会有记载

历朝历代对于“爵位”的授予都是管控的非常严格的,在明朝,“公、侯、伯”三等,以封功臣外戚,多以军功者得爵。再有就是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可得爵号。如果谱牒中所记载先祖非皇亲国戚,有非孔子后裔,全凭一己之力获得爵位,会在正史上面有记载。

2、当朝爵位是否存在

古代的爵位,对于外臣来说一般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不过不同朝代也有一定区别,如明朝只有“公、侯、伯”三等。

3、承袭爵位

外臣的爵位,一种是获得,另一种是“承袭”,所以就有了“世袭爵位”,这种袭爵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明清时期,爵位世袭,分为降等世袭与世袭罔替。比如:清代名臣张廷玉,获三等伯爵位,其爵位由其子张若霭承袭。

如家谱中记载的家谱先祖获得某个爵位,但是没有说明只授终身、没有被夺爵、又有子孙,也不是恰逢天道有变、神器更易,众子无一人袭爵,那么就要思考家谱的真实性了。

三、从配偶的封号来看

古代授有封号的妇女,被泛称“命妇”。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比如,官员的母亲、妻子被称为“诰命夫人”。妇女的封号皆是根据夫君官爵高低而定,在唐朝之后形成制度。

1、命妇等级是否存在

不同朝代,对于命妇的封号等级也有区别,比如宋朝时期,命妇的等级: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孺人。在明清时期: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如果家谱中有某位命妇的时候,是很好的判断真伪的地方。

2、命妇等级与夫君官职是否相符

从唐朝开始,命妇等级是根据其夫君官职爵位相对应的,因此,老谱中出现命妇的时候,其夫君一定会有官职(爵位),这时就可以对照看看两者等级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就说明其中一人的信息有可能是伪造(或有误)的。

四、文字上的避讳

古代的姓氏、名号避讳有三:“国讳”、“家讳”、“圣讳”,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1、避开国讳、圣人讳

从祖先的名、字、号中,如果出现一些需要避讳的字,那么就需要考证一下其真假了。比如:唐高祖李渊,其祖父名为李虎,那么国人凡是称“虎”的,都需要改为“武”、“猛兽”。

2、避先人讳

这里主要指的是避讳家族先祖的名讳,这样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比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五、根据年龄判断世代距离

正常的一代人一般相隔25-30年,这个年限是泛指,也有小于25年或大于30年的,这里主要是针对一段时期内的一个大概平均值。如果这个隔代时间出现异常,比如只有10年,且出现多代都是如此,这样的话就有可能是伪造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先祖年代久远,家谱创建到续修时候,记录出现错漏,或搞错关系,误把兄弟当成父子。

六、与国史、方志有冲突

家谱中除了世系,通常会对本族名人列传,那么,如果是当世名人,就会被当时的正史所记载,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可以与国史、地方志相对照,以判定其真实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能有效的判断出老谱中的真伪。当然了,我们判断家谱的真实性,并不是为了否定老谱,而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家族。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