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族谱(光绪元年)



段氏族谱光绪元年

段氏族谱序(原文)

谨按段氏出京兆郡,其先系出李氏老子,孙李宗仕晋,食邑於段干,世為段干氏,魏有段干木,其子孙皆氏段,厥後族姓蕃衍,代有闻人,皆其苗裔欤。川之先自前明洪武间,由山西洪洞遷温西大玉蘭邨,始遷之祖不可考,迨明季有讳:然聘、然贺者,識為兄弟行,川即聘祖之裔也,延至川十世,歴歴可稽,無疑忘阙。略其贺祖之支,代逺多失传,谨就确知者叙之,其不知则阙如也。本村东坡一支,相沿為同宗,其明季逺祖讳:天職、天慶、天位、天倫,惟倫有子所祚,与川本支逺伯祖洪儒出嗣之祖所令,兄弟也,断為同宗無疑,亦谨就确知者叙之。族人在異縣者,如河内之北孔邨,鞏之漫流,皆详注於谱,俾歴久而不失。至異族承祧者,合有数支,於禮非宜,然相襲年久,群翕然親睦無间,推而逺之,於情未忍,诗不云乎: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其亦止於禮者之禮也,亦别叙於後,以沿其传,庶亦不失忠厚之道也。欤!川少也贱,且举族皆寒微,故始祖宅兆鲜有碑碣,谨就家廟神軸所载,父老所传闻,断自可见之世,筆之於書,俾后之人世世守之,罔敢失墜欤。兹谱者,當思祖宗为吾身所自出,宗族为吾祖之一氣,则爱敬之心油然生矣,由是而尊祖敬宗,由是而敦本睦族,且由是而論其世象,其贤淑,其身以延其後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是则,川之所厚望也,夫谨序。

光绪元年歲次乙亥五月廿三日

十世裔孙晴川顿首書於锄经堂


段氏族谱序(释文)

均为京兆郡(今陕西关中地区)所出,考证出自于段氏望于京兆,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李氏老子,李宗(老子的孙子)春秋时期在晋国做官,战国时期在魏国做将军,封地在段干(春秋战国时期西河地区的一个邑名,西河地区位于:我国古代西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的一段两岸广大地域,相当于今天的陕西东部和山西西部地区),以封地为氏,世为段干氏。魏国有段干木(受姓始祖,春秋时期晋国人,战国时期居住在魏国,曾师事卜子夏,守道不仕,魏文侯欲拜相,他翻墙走避,魏文侯仍对他十分尊敬,每次路过他的家门口必定下车),其子孙改单姓段,其后族姓繁衍、流布,代代名人辈出,全部都是段干木的后裔。

明朝洪武年间,晴川的先祖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温县城西大玉兰村居住,始迁之祖的名讳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直到明朝末年,始有记载然聘、然贺两兄弟,即尊奉为本支始祖,晴川就是然聘一支的后裔,开枝散叶已历十世,历历可考,没有任何疑点、忘记、遗漏之处。简略记录然贺一支的情况,因年代久远,多有遗失,确知无误的就记录于谱,不知道的暂且空缺,以待后查。

东坡居住的一支,历代沿袭下来的说法就是同宗,记载有明朝末年天职、天庆、天位、天伦四兄弟,即尊奉为本支始祖,惟天伦有子所祚,与晴川远伯祖洪儒(又名济世,出嗣景纯)之祖所令,是两兄弟,断为同宗毫无疑问,确知无误的就记录于谱。

迁居外县的族人,如河内县(今沁阳、博爱和温县部分地区)的北孔村、巩义的漫流村,都详细记录于谱,即使年代久远,也不会遗失。

出嗣外姓的族人,共有几支,记录于谱显然不合礼仪,然而已经沿袭多代,大家都一直称颂和睦相处,亲密无间,现在却推托疏远他们,情理上又于心不忍。《诗经·小雅·小宛篇》有:螟ming蛉líng有子,蜾guo蠃luo负之,教诲尔子,式穀gu似之(蜾蠃将螟蛉的幼虫作为自己的孩子来养,昆虫尚且如此,您更要好好的教育子女们,将这种善良继承发扬下去),本着既不逾越礼法界限,也照顾到族人的情面考虑,另外记录于家谱之后,用来沿袭他们的世系,这也算是忠厚本分的做法。

悲哉!晴川少不经事,地位低贱,况且整个家族都未脱离寒微阶层,所以始祖墓地很少刻立碑碣,只能依据家庙神轴的记载,父老长辈口口相传,确立家谱自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的原则,修订此谱牒,希望后世子孙世世遵守,千万不能遗失啊。

修订宗谱的目的,就是告诫后世子孙应当牢记,祖宗为生身之本,宗族系一脉相承,宗族之内,邻里之间,爱敬之心当油然而生。按照这样的做法,而论及尊祖敬宗、敦厚亲戚、和睦家族,再论及其修养、其贤淑、其自身、以及其后的子子孙孙,都要严格遵守此礼,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如果能够这样,就是晴川的厚望,是为序。

农历一八七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十世裔孙晴川顿首书于锄经堂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