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雷寨《吕氏家谱》



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雷寨《吕氏家谱》由中华家谱馆锦秋文谱承印,此谱在吕氏宗族兄弟的努力下共同完成,历时之久,但不失为一部佳作。下面是本谱的一组图片,图片后展示本谱的序言,供大家鉴阅。

酝酿好长时间出一部吕氏宗族家谱,终于在弟兄们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网络学习,借鉴别人家谱作品,理清思路,明确分工,于二〇二一年商榷起草了基本框架,各尽所能,收集整理资料,撰写、修改,齐心协力出了本部吕氏家谱。

为什么要写家谱?

家谱,它是一个家族血脉相承的历史图集,它包括家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姻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居所变迁、宗族坟茔等众多方面的资料。无谱不成家,一个家族无谱,就会象无根的浮萍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既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更需要一个优良家族文化的潜移默化和教育引领,需要家族的好榜样去引导,促成后辈子孙奋发图强,从小立志成才。

家谱旨在寻根问祖,尊祖敬宗。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一个情结、一份真情。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编修族谱,不仅仅是在寻找先祖,寻找亲人,也是在寻找家族之魂、铸就家族之梦,也是在彰显家国情怀。或为过去繁盛的家族而骄傲,或为祖先的创业而感动,或为长途的迁徙而震撼,或为百折不回的壮举而崇仰,收获的是祖先创业不易、后人定当珍惜的认识,体验的是惟有勤勉才能生存、惟有奋斗才能兴业的省悟,激发的是不忘祖训、振兴进步的内生动力。

家谱是在明辨世系,厘清族脉,赓续家族血脉基因。家谱是延续血脉亲情的载体,是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家谱记载着家族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人口变迁等,通过修家谱,可以明辨宗族世系传承,厘清宗族成员的世系血缘关系,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去向何处。

家谱是在教化子孙,传承文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熏陶培育子女的第一课堂。家谱记载着家族内优秀人士的伟业事迹以及荣辱兴衰,实际上是一部家族的人文史书。家教、家风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一本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家谱中的祖训家规、治家格言、先辈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都是教育族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族人通过撰写家谱,可以重温先祖家风,可给后代留下范本,给子孙留下生生不息、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家谱是在凝聚族人,促进家族和谐发展。通过修家谱使每个家族成员从小培养起强烈的亲情意识和浓厚的家族情感,培养起对亲人、对家族的亲情感、热爱感、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消除族人之间的隔阂,凝心聚力,增强家族团结,促进家族的更好发展。

家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更好的立德育人、兴家兴业,推动族人造福桑梓,奉献社会。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社会贤达的传统美德和历史使命,通过编修家谱,进一步激发族人的奋斗热情,振兴家族,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当地政府为振兴农村,实现农业经济的统一规划、长效发展,组织大规模迁坟,建立公墓,家族几处祖坟已被平田整地,不复存在,这就需要以『家谱』这种物化形式把家族的根脉留住,所以编修家谱就被提到紧迫而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一个家族的发展与兴衰,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关键在于内部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个家族兴旺衰败取决于人。因此,一个家族的维系、发展,每一代都必须有一个有格局、有思想、有文化、有担当的核心人物来引领整个家族的发展。

总之,这次尝试编修家谱就是为了『寻根、敬祖、凝族、育族、兴族』,这也是编纂家谱的宗旨。

谱中先辈们的事迹,都是根据父辈们抄录的原存先祖牌位的点滴内容记述的,如祖先吕履恒,生于清朝嘉庆二十一年,获登仕郎文职官衔,正九品。

吕家曾有祠堂,在清朝时,先辈中有人在福建为官,卒后辗转沿途州县,翻山越岭运回家乡,为了祭典先祖修建了祠堂。民国时期大闹饥荒,有几个乞丐乞讨,夜间无处安身,选择在吕家祠堂借宿,由于天气凉,他们生火取暖,睡前没有将柴、火分离干净,引起火旁柴草起火,未能及时扑灭而导致整个祠堂被烧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平田整地时祠堂旧址砖瓦碎片清晰可见。诸如此类的事颇多,不能一一叙述,如今有好多事情也无法查证,这里我们只能凭仅存资料和模糊追忆简单记述,无法详叙,有的先辈的基本情况无人知晓,只能概过。

谱中的记述,都以事实为依据,对先辈的评述也是在他们逝世多年后结合乡邻的评价写入。

每辈都应有人续修家谱,对先辈的奋斗历程进行记述,以勉励后代,使家族赓续不绝,保世滋大。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