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避讳的渊源,可追溯至二三千年前的周代,历经数千年的沉淀,秦朝时正式确立。避讳之举在唐代蔚然成风,然其严苛之极,莫过于清代康雍乾盛世。彼时,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文人墨客,临文之际皆须小心翼翼,以免触犯禁忌,否则便会遭受严惩。避讳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君主名讳需避,连其同音或形近之字也需规避;而外戚、异国君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父祖等尊者的名字,同样需避讳。
避讳之法,犹如舞台上的魔术师,巧妙地将文字变幻莫测,或改字、或改音、或缺笔、或空字,甚至以“讳”字代之。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直充斥在辛亥革命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历代流传的文献之中,家谱作为古代文献之瑰宝,自然也不例外。
汉代,家谱中的避讳已初露端倪。从《孙叔敖碑》和《赵宽碑》这两块东汉时期的瑰宝中,我们便可窥见一二。这两块石碑,皆为他人所立,碑文在提及所叙人物时,多称字而不称名,这正是汉代人避尊者讳的惯用之法。
汉代以后的1000多年里,修谱中一般需要注意技术处理的仅仅是避讳问题。可到了清代,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修谱时,修谱者不仅需要注意避讳,还需迎合政府对谱书内容、格式的具体要求。一些敏感内容被严格禁止,违者将受到惩处。家谱避讳,在这一时期,不仅是对古代礼制的传承,更是对皇权的敬畏与服从,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谱禁”。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