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录庄村委会编纂《南录庄村史》原由



南录庄村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末年就形成了村庄。新中国成立后,南录庄村隶属郑县西录庄保,新村大队革命委员会,南录庄大队,南录庄村委会等多次体制变革。2016年10月10日龙湖办事处编纂工作开始,完成于2017年2月15日,这是南录庄村有史以来编纂的第一部史书。

南录庄村史》在编纂过程中,感谢龙湖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小伟,办事处主任姚金霞,由于龙湖办事处重视,准备得当,事先安排了3名专家作为编纂人员的指导老师,每周三开一次例会,分配每周编纂的工作任务,把模拟材料发放到编纂人员手中,使编纂人员有章可遵,有榜样可学,有材料可模拟,可以使质量和进度并重,使编纂工作少走弯路,南录庄村三委对此项工作倍加重视,在七个村民组中选派能适应这项工作的人员7人,于当天就投入工作,他们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自己的特长,能写作的撰稿,了解村史的介绍,年轻健康的到了解情况的村民家里访问、记录、摘录资料,严把基础资料收集关,提高资料收集质量,特别注重资料翔实,严禁弄虚作假,像养殖、租赁、经商、承包、能工巧匠,应与本人或家属直接联系,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南录庄村是一个极小的行政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00多口人,因此,在1975年村设置,就不在南录庄。1975年分大队才有了这个行政村,所以村材料极难收集,这个村1958年是连续搬迁村,这次又是拆迁村,材料少,管理又不严格,村里材料丢失严重,像锦旗、奖杯、根本就找不到,像村规民约也没有,因为内容太少,就把大事记多加入了一部分,否则史书太薄,无法装订。《南录庄村史》编纂人员,有村副主任宋新山,有退休民师录明俭,退休学区副主任录万顺,有熟悉村情的录天章,有知道村组情况的六组组长录成军,对庙院工作熟悉的杨百元,有会打字的宋敏,有退休教师录书斋。由于大家编写村史经验不足,在编写过程中,传、简历、名表不能按章、节排列,大学生、服兵役、共产党员,不能按出生年月、入伍时间、入党年月顺序排列,完稿之后,进入修改出书阶段,撰写的文章,读不通顺。读通顺了,文不达意,层次混乱。

感谢龙湖办事处经济办主任殷存强,工作认真细致,管理得法,肯下功夫。感谢郭增磊、刘瑞、张百坤三位专家,文化底蕴厚重,工作认真负责,及时纠正表格错误,修改文章病句和混乱层次,调整文章顺序,使文章中心突出易懂,叙述顺畅,使南录庄村编纂工作顺利,完成任务。感谢村民的大力支持,给编纂人员提供真实材料,像村间公路资金来源,养殖户的租地亩数,租赁户数和经商户数等......闭免了好多该出现的问题,不再出现,增加了史书的真实性,起到了去伪存真的效果。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又从村支部、村委会、退休的各届老领导:录万林、录小贵、录丙钦、录文学、录有保、他们不怕吃苦,不怕耽误自己的工作时间,帮助提供资料数次,积极配合编写工作,副主任宋新山带领编纂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查资料、写过程、不畏严寒、不惧艰辛,使《南录庄村史》以丰富的内涵,翔实的资料,展示在南录庄村民面前。《南录庄村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捏造、不隐恶”客观地记述了南录庄村的历史,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其中多部分章节,加有照片文字说明,有房屋、拖拉机、庄稼、蔬菜、棉花等.....

使事件、人物更加立体、丰满、并充满场景感,通过图文的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条回归历史的通途,真正做到了融知识性、可读性、观赏性于一体,让读者在逼真的画面中体味史书的厚重,在清新的文字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由于编纂人员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有关专家、领导、村民批评指正。

                                南录庄村史编纂委员会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