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两次谱禁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

清朝对于民间修谱的态度曾发生一次重大转变,即乾隆朝谱禁,此乃谱牒编修史上一大事。

原本,清朝统治者为弘扬宗族伦理和稳定社会秩序,对民间修谱的态度是鼓励和支持的。但是乾隆朝却一改以往的态度,对民间谱牒的内容、格式大肆干预,而导致此事发生的导火索,主要包括我们熟知的文字狱、以及满汉党之争等问题,这些使得乾隆皇帝对族谱格外关注。

全国范围内的谱禁正式开始于轮隆二十九年。江西巡抚辅德发现该省存在同姓不同宗的家族合族建祠的问题,而且民间慕修的家谱随意攀附,十分荒谬,于是他奏请查禁祠宇流弊。乾隆帝予之高度重视,在上谕中要求各地督抚留心稽查,着手整顿。此后,乾隆朝的谱禁政策至少有三个特征:一是严禁的范围由一省推广至全国;二是严禁的内容是对谱系中偕越现象进行规范;三是严禁的对象是全国各地宗族普遍的修谱活动。

乾隆中后期,谱禁力度逐渐加大,谱禁内容不断扩充且具体化,尤其是在四库全书纂修前后。清廷借修书的机会,彻底清查全国书籍,在此期间遭到禁毁的书籍无数,全国各地的谱牒和方志等也难逃厄运。这期间由于犯禁而招致严厉罪责者并不少见,比如乾隆三十年福建胡学成兄弟刊修家谱案。乾隆朝采用政治力量干预民间修谱的谱禁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出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进而强化自身统治的需要。

具体来看,谱禁政策的执行力度各地存在差异。有的宗族因此家破人亡,谱毁无存:有的宗族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核查重修,适当变通。后者较为普遍。当然,这也和各宗族的应对态度有关。在谱禁政策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宗族若主动配合审查,积极重修,或许能逃过一劫,息事宁人。比如,徽州张氏、邓氏几个重视宗法和修谱的大宗,灵活地予以回应,重修族谱。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谱禁政策看似严格,但也非百害无一利。编纂族谱本就应以实事求是、客观真实为核心。但是在实际的族谱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出现翠附等陋习。

乾隆朝的谱禁政策使民间谱牒存在的这些问题有所修正,对提高谱牒质量有一定的意义。该政策的实行影响了族谱编修体例,一定程度上对民间修谱起到了规范作用。比如,各地宗族不能再妄自援引追溯祖先,多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作为家族祖先的上限。

纵观乾隆治国60年,竟发生了各类打击社会底层的文字(言论)"小案"42起,计分四类:炫才邀恩16起;妖言案九起;愤怒谤议8起;僭妄犯讳9起。(四)僭妄犯讳2、胡学成兄弟刊修家谱案主角湖北汉阳知府胡学成、广东连平知州胡功成先后罢官回福建故里。兄弟俩于乾隆19年刊修家谱,内有“太祖”、"昭穆"、“武宫"、“炀宫"、"世室"、“升退"、"笼罩天下"、"亲贤乐利"等"借妄"字句。二人卒后,奸人胡作梅因图产不遂,便控告胡氏家谱有上述"快谬之词"。

福建巡抚定长上奏朝廷,认为胡作梅"挟嫌诬蔑",拟发附近充军;胡氏兄弟身为职官,非乡愚可比,竟将"僭妄"字句写进谱内,请旨革去职责,追夺语命。

得旨交刑部议奏,时为三十年(1765年)二月。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文摘二)《谈谈清朝乾隆年间的谱禁问题》(节选自《南山天地的日志》2006.10.16)期间,曾发生过一次因民间修谱内容不合规范而导致政府出面干预的事。

江西巡抚辅德上任后,发现江西境内大量出现合族建祠现象。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合资修建祠堂,借以收敛钱财导致祠产纠纷不断增多。同时,受当时风气影响,各家族在慕修家谱时大都远攀古代君主作为自己的祖先,行文中也经常出现一些僭越之词。于是他给乾隆皇帝上书,希望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根据他的奏章,乾隆皇帝下令各省督、抚和地方官员留心稽查,也就是说对所属地区家谱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并明令禁止不准在省城、府城内合族建祠。辅德深受鼓励,在江西境内全力执行,逐族审查,调验谱书,果然发现问题很严重:江西各族谱中,始祖推到唐、宋,已属近代,而以两汉之前,三皇五帝为始祖者,比比皆是,甚至已远涉到盘古帝皇,据统计,江西境内家谱中载有荒诞不经始祖的共有1016种,足见这种现象的普遍。

辅德在清查的基础上,下令所有这些族谱一律删除,并毁其版,而以始迁本地或世系分明者为始祖。家谱修成后,必须经官府审查无误,盖印后方可分发。族谱审查期间,许多家族顾不得家谱不外传的古训,恭恭敬敬地将族谱交送地方官府审查,以求过关。这次族谱审查还仅仅是开始,如有违规现象仅仅是删改内容,审查通过后还可以付印刊行,问题严重的也只是将族谱原版毁掉,没有涉及到人身安全。到了乾隆中期愈演愈烈的文字狱对族谱编修则是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清政府出台了有关家谱编修的具体规定更加严厉,违者就要冒掉脑袋的危险了。这些规定是:

1,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2,不准妾自攀援祖宗,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

3,禁止在族谱中出现“世表”“传赞”名目。

4,如果行文中遇到本朝年号必须另起一行,后改为必须空一格。

5.取消“艺文录”,这部分内容不好审查,也最容易出问题。

6,不准刊载祖宗的画像。

7,禁用一些帝王和朝廷专用词汇,如“开基”、“创业”、“中兴”….第一,不准妄自翠援追溯祖先,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在清朝,只有皇家是最高贵的,其它百姓均是治下子民,如果攀援到几十代上百代之外的祖先也是皇帝,以帝族自诩,岂不混淆视听,引起混乱吗?以五世祖或始迁当地之祖为本家族祖先的上限,则一切人家最多只能是豪门世家,祖先也是子民,现在仍为子民,心安理得,不存邪念。

第二,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以符合庶民身分。世表、传费等是史书体例。世表在史书中只能用于皇帝国戚,达官显贵,传赞也不是普通庶民之家所应该使用的。为此,世表一律改成世谱,传赞取消。同时,谱中还不准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对于明代以来家谱中经常采用的只供形容古代帝王诸侯的用词,如始迁为开基,置业称创业,造屋称启字,复兴称中兴等僧妄之词,一律恢复原称。

第三,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在行文中如有晚明的年号,一律删掉,换算成清朝年号,或直接写明唐王某年或桂王某年。此外,文人慈祸全在笔端,因此,对于家谱中艺文类的文章严加审查,只要有违碍文字,一律抽改,更有许多在此时新修的家谱,干脆取消这方面的内容,不要艺文类,以保无虞。

在谱禁严格的时期,很多家族在家谱修成之后,不顾家谱不外传的规矩,恭恭敬敬地迭交地方官员审查,以保安全。

可是,宋代以后的家谱,都由私人所修和珍藏,很少会流传出去。再说,子孙给祖先改名字,本身就不符合传统的道德准则,家谱的序、传、艺文,通常是修谱人家用以炫耀家世之所在,不容粉饰,据实而言,又何以能够骄人。先人画像,原也是家谱的特色之一,如果去掉实在也是使人感到遗憾的。因此,即使在谱禁最严厉的时期,除了一些较为谨慎、或有在朝做官的家族严格遵守之外,一般家族大多没有严格遵守。尤其是乾隆之后,统治者对思想文化方面控制逐渐放松,再加上全国新修家谱数量激增,无论是哪方面,已没有精力或不可能再一部一部地审查所有家谱了,清代的谱禁也就逐步取消了。

乾隆年间两次谱禁文摘四:《孔子世家谱:稀世的私谱之冠》(节选自《家谱》/吴强华著/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版)载有康熙年间出版的《孔子世家谱》,该书是孔氏家谱中质量较高的一部,分24卷,共印100部,其中10部朱印,90部墨印。家谱记载了孔裔20派60户的繁衍情况,这也是第一次在谱中确认孔裔的20派60户。

清乾隆九年(1744),71代衍圣公孔略焕依例修谱,这也是孔氏家谱唯一的一次按照60年一大修的规定进行的修谱活动,全谱24卷,刊印120部。然而,该谱刊印30余年后,乾隆四十七年(1782),衍圣公府紧急颁布礼令,将所有原本全数收回。原来当时适值谱禁高潮,清政府正在重点清查家谱中的僭妄、违碍字句,已经发生多起因家谱中用词或体例不当而遭地方官员举报的案例,孔府虽然地位尊贵但也不敢无视当时的谱禁形势,于是便有了这次召回家谱的事件。

家谱收回后,孔府删除了姓源和年表两卷,删节了大部分旧序和跋,删减了孔子事迹和历代名人事略,并修改了所谓的违碍、犯讳宇句。改刊后的《孔子世家谱》为22卷,刊印165部。或许是受到乾隆年间谱禁事件的打击,此后孔府便绝口不提修谱之事,嘉庆、同治两个甲子年都没有续修家谱。直至1930年,孔府才重新设立谱局,开始了新一轮的家谱纂修工作。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